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扶养的意思、扶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扶养的解释

(1).犹抚养。抚育教养。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传颂》:“慈惠仁义,扶养假子,虽不吾爱,拳拳若亲。”《宋书·武帝纪中》:“ 荆 雍 二州,西局、蛮府吏及军人年十二以还,六十以上,及扶养孤幼,单丁大艰,悉仰遣之。” 丁玲 《松子》:“于是 小毛 的扶养,也成为 松子 的事。”

(2).扶持培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谢啟昆 ﹞出为 扬州 太守,扶养士气,主持风雅者数年。”

(3).扶助供养。如:《************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扶养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特定主体对无独立生活能力者承担的物质供给与生活照料责任,需结合法律语境明确其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础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扶养"定义为:

对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者提供物质支持与生活照料,涵盖经济资助、日常看护等义务[《现代汉语词典》]。该释义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责任,如成年子女对患病父母的赡养。

二、法律语境中的专业内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民法典》中,"扶养"作为法定术语具有特定范畴:

  1. 主体限定性

    指平辈亲属间(如夫妻、兄弟姐妹)的经济供养义务。例如《民法典》第1059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拒不履行时需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 与"抚养""赡养"的术语区分
    • 抚养:长辈对晚辈(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责任
    • 赡养:晚辈对长辈(子女对父母)的供养义务

      三者共同构成家庭法律关系的责任体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三、社会应用场景

实践中"扶养"义务常见于:

术语辨析示例:

夫妻间经济支持适用"扶养"(如丈夫支付患病妻子医疗费);

父母供养子女上学属于"抚养";

子女为父母提供生活费则属"赡养"。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2021年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网络扩展解释

“扶养”是一个法律和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概念,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侧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扶养”指特定关系主体之间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等方面的相互帮助义务。广义上包含三种形态:

  1. 长辈对晚辈的抚养(如父母养育子女)
  2. 平辈间的扶助(如夫妻、兄弟姐妹)
  3. 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如子女赡养父母)

而狭义特指平辈亲属间的扶助,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法定权利义务。


二、法律层面的核心特征

  1. 主体关系

    • 狭义:夫妻、兄弟姐妹等同辈亲属(《民法典》第1059条明确规定夫妻扶养义务)
    • 广义:可扩展至遗赠扶养协议中的非亲属关系
  2. 权利义务
    需满足以下条件时产生:

    • 一方因疾病、失业等丧失生活能力
    • 另一方具备经济负担能力(如兄姐对未成年弟妹的扶养义务)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概念 方向性 典型场景 法律依据
抚养 自上而下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 《民法典》第26条
扶养 平辈互助 夫妻间经济支持、兄弟帮扶 《民法典》第1059条
赡养 自下而上 子女对年迈父母的物质供养 《民法典》第1067条

四、典型场景举例

  1. 夫妻关系:妻子患病无收入,丈夫需承担生活费用;
  2. 兄弟姐妹:父母双亡后,成年兄姐扶养未成年弟妹;
  3. 遗赠扶养:孤寡老人与社区签订协议,由他人承担照料义务。

五、注意事项

如需了解具体法律条款或案例,可参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及相关司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奥阃百封宝串襃升编入边钥避心长算远略叱名斥鴳畜幸倅毛等列嫡舅戹会鹅珠放心托胆锋犯丰折枫香树高魁勾捕钩稽寡力关坎管弦过庭之训褐煤会签火兜墙互体假厮儿骏丽枯陨浪荡子凉浆隆福寺蛮气骂座懵蔽靡跌明正典刑内宝钞局俳体轻隽轻訬羣岛趣势山英沈茂守钱虏岁终桃源想田父之获田洋吐根玩具宪令洗城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