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服匿的意思、服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服匿的解释

(1).盛酒器。《汉书·苏武传》:“三岁餘,王病,赐 武 马畜服匿穹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晋灼 曰:‘ 河 东北界人呼小石甖受二斗所曰服匿。’”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服匿》:“《齐杂记》云: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小口方腹底平,可著六七升,以示秘书丞 陆澄之 。 澄之 曰:‘此名服匿……盖东夷之谓服席,即北狄之谓服匿者也。’”

(2).指旃帐。《汉书·苏武传》:“服匿。”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服匿如小旃帐。”后因亦以“服匿”称旃帐。 宋 范成大 《卢沟》诗:“河边服匿多生口,长记軺车放鴈时。” 清 恽敬 《游翠微峰记二》:“洞之南,石山相倚如服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浙联军<檄南京文>》:“务使珍珠帐捲,服匿庐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服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盛酒器

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一种容器,特征为小口、大腹、方底,主要用于盛放酒或奶酪。这一解释源自《汉书·苏武传》的记载:“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二、指旃帐(毡帐)

引申为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源于《汉书》颜师古注引刘德曰:“服匿如小旃帐。”

其他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服匿”为成语,表示“认罪悔过”,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误传。建议以《汉书》及相关考据文献的解释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服匿是一个具有深厚含义的词汇,它可以拆分为服和匿两个部首,并且由9个笔画构成。这个词的源自是古汉语,源于古代的文字和语言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现在常见于现代汉字使用中。在繁体字中,服匿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虽然我不知道具体的古时候写法,但服匿在古汉字中的写法应该与现代一样。这类古代写法在研究古文化时非常有价值。 下面是一些用法示例: 1. 他爱好冒险,常常在未被人知的地方服匿自己。 2. 战士们必须学会如何服匿,以保证行动的顺利进行。 一些与服匿相关的组词包括:隐藏、隐匿、掩盖。这些词语在描述类似的行为时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相反的词语可能是:显露、展示、揭露。这些词语与服匿的含义相反。 总的来说,服匿是一个描述隐藏、隐匿的词汇,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