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经的意思、符经的详细解释
符经的解释
仙家的经典。 明 唐顺之 《复官后报京师友人》诗:“篋里符经都已废,山中药草渐能諳。”
词语分解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 经的解释 经 (經) ī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专业解析
“符经”是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文化内涵的词汇,尤其在道教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含义可以从“符”与“经”两个字的结合来理解:
-
“符”的含义:
- 本义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引申为符合、契合之意。
- 在道教语境中,“符”特指一种神秘图形或文字,称为“符箓”、“符文”或“神符”。它被认为蕴含着天神的旨意、名讳或力量,是沟通人神、召神役鬼、驱邪镇煞、治病延年的重要媒介。道书云:“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气无形而形于符。”
-
“经”的含义:
- 本义指织布机上的纵线,与“纬”相对。引申为常道、规范、经典。指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著作,常被尊奉为典范,如儒家“五经”、佛家“佛经”。
- 在道教中,“经”指道教尊奉的根本经典、教义总集或重要法术典籍,如《道德经》、《南华真经》等。
-
“符经”的合成含义:
- 狭义定义: 特指道教中专门记载符箓样式、画法、功用、咒语及其相关秘法、仪轨的典籍或篇章。这类经文是道士行法画符、施行法术的直接依据和指导手册。例如,《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就是一部著名的符经。
- 广义理解: 可以泛指道教中所有包含符箓内容或与符箓法术密切相关的经典文献。它不仅包含纯粹的符图集,也包含那些阐述符箓原理、传授符法、记载符咒应用场景的经文。道教认为,符箓与经咒、斋醮科仪等共同构成其法术体系的核心。
总结来说,“符经”在汉语词典及道教文化中的详细意思是指:
道教典籍中专事记载符箓图形、画法、咒语、秘术及其应用法则的经典,或泛指包含此类重要符法内容的道教经文。它是道教法术传承与实践的核心文本依据。
参考来源:
- 任继愈 主编. 《宗教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对“符”的道教释义有权威界定)
- 《道藏》.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等符经原文收录其中)
- 卿希泰 主编. 《中国道教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系统论述道教符箓法术体系及其经典)
网络扩展解释
符经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
-
基本释义
符经指“仙家的经典”,常见于道教文献或与修炼相关的语境中。例如,道教经典《黄帝阴符经》即属于此类文献。
-
拼音与注音
拼音为fú jīng,注音为ㄈㄨˊ ㄐㄧㄥ。
-
应用场景
在道教修炼体系中,符经常与功法结合使用。例如,网页提到“同时运行五符经、残阳功、五行心法可以激活心法特效”,体现其在修炼实践中的功能性。
-
文学引用
明代文人唐顺之的诗句“篋里符经都已废,山中药草渐能諳”,侧面反映了符经在古代文人认知中的文化地位。
-
相关说明
符经的“符”可能与符咒、符文有关,而“经”则指经典典籍,合称可理解为通过符咒或特殊符号传达的修行秘典。不过具体内容需结合不同道教流派的具体文献分析。
若需进一步了解道教经典(如《阴符经》的哲学思想),建议查阅专业宗教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妈鳌鼻白金汉宫板材碑贴避面播弄是非才貌双绝颤颤菖蒲乘坚驱良尘思池北偶谈酬酢道堂鼎趾东胜煤田笃实好学饭鬻風詠風雩分条析理扶救负谩鬼笔花絮回樯虎穴龙潭胶胶扰扰锦塍济恤坑灰未冷颏颐跨映垒口敛脣礼绝淩逼落胆慢步糜躯攀高枝儿旁行啬事善日是不是侍卫手条熟缣説解司马迁送情岁稔年丰岁市特勤头卢相察香格里拉闲离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