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志的意思、奋志的详细解释
奋志的解释
(1).奋发的心志。《晋书·罗尚传》:“诸为寇所逼者,人有奋志。”《晋书·王导传》:“时 敦 始寝疾, 导 便率子弟发哀,众闻,谓 敦 死,咸有奋志。”
(2).振奋志气。 唐 陆贽 《鸿渐赋》:“飞鸣有检,动靡求栖,游皆远险,思奋志於寥廓。”《红楼梦》第九回:“虽説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寧可少些。”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
词语分解
- 奋的解释 奋 (奮) è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奋飞。奋翅。 振作,鼓劲,振动:奋起。奋力。奋勇。奋不顾身。振奋。勤奋。兴奋。 提起,举起:奋臂。奋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奋笔疾书。 笔画数:; 部首:大;
- 志的解释 志 ì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号:标志。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称轻重,量长短、多
网络扩展解释
“奋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和用法:
-
奋发的心志(名词)
指内心坚定的志向或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例如《晋书·罗尚传》中提到“诸为寇所逼者,人有奋志”,描述人们在困境中仍保持奋发向上的心志。
-
振奋志气(动词)
强调通过行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如唐代陆贽在《鸿渐赋》中写道“思奋志於寥廓”,表达通过志向突破局限的意境;《红楼梦》第九回也提到“奋志要强”,体现努力自强的态度。
其他补充:
- 古籍出处:该词在《晋书》《旧唐书》等文献中多次出现,常用于形容人物在逆境中坚持志向或群体受鼓舞后的状态。
- 近义词:与“励志”“发奋”等词义相近,均强调集中精神追求目标(如《旧唐书·李渤传》中“励志於文学”)。
“奋志”既可指内在的坚定心志,也可指通过行动激发志气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奋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奋志是指追求目标时拥有强烈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它代表了一个人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奋字的部首是力,总共有8个笔画。志字的部首是心,总共有7个笔画。
来源:奋字的来源暂时无法确定。志字的来源是表示意愿或愿望的字,蕴含了个人内心的驱动力和追求。
繁体:奋字的繁体形式为奮。志字的繁体形式为誌。
古时候汉字写法:奋字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基本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志字在古代也有多种写法,但基本形状与现代写法相近。
例句:1.他怀揣着奋志,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2.在困难面前,他展现出了坚定的奋志精神。
3.只有拥有奋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组词:奋发、奋斗、奋力、奋进、奋勇、奋战等。
近义词:决心、毅力、努力、拼搏。
反义词:懈怠、颓废、失志、消沉。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