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餐的意思、风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餐的解释

在风中进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 杜甫 《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驛楼边。” 清 方以智 《戊子元旦》诗:“旅食诚何地,风餐胜五辛。”参见“ 风餐露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风餐是汉语复合词,由“风”和“餐”两个单字构成,字面意为“在风中进食”,引申指旅途或野外劳作时艰苦简朴的饮食状态。以下从词典学角度分项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在露天或野外环境中进食,常与“露宿”连用为“风餐露宿”,形容生活条件艰苦、居无定所的状态。

    例:地质队员常年在野外勘探,风餐露宿已成常态。

  2. 引申义

    象征奔波劳碌、生活艰辛,强调因环境限制无法获得稳定饮食与休憩。

    例:古代商旅穿越沙漠时,风餐是生存的必然挑战。


二、构词与语法分析


三、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1. 传统文学意象

    常与“羁旅”“漂泊”关联,体现旅人的孤寂与坚韧。

    例:苏轼“晓耕风露归,夜钓风波去”(《过汤阴市》)暗含风餐之意。

  2. 现代应用扩展

    用于描述科考、救灾、军事行动等需适应恶劣环境的群体。

    例:抗震救灾期间,救援队伍风餐奋战,抢通生命通道。


四、权威辞书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释为:“于风中进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卷,页894。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标注:“风里吃饭,指旅途劳苦或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页392。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强调其文言渊源:“风,喻露天;餐,食也。合指行路之艰。”

    来源: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页120。


五、经典用例佐证

(注:文献引用依据通行学术规范标注,未提供链接因纸质辞书无对应电子版;在线资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网络版(www.hanyudacidian.cn)或国学大师(www.guoxuedashi.com)收录的权威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风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含义为“在风中进食”,通常用于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风餐”由“风”和“餐(吃饭)”组成,字面指在野外或旅途中迎着风吃饭的场景,凸显生活条件的艰苦。例如:

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提到:“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代杜甫《舟中》诗云:“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2.引申义与用法

3.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如今,“风餐”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常见于描述历史人物、探险者、劳动者等群体的艰苦经历。例如:“戍边将士风餐守卫国土”。

4.近义词与关联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例句,可参考词典中的完整释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奥妙抱不平标舵标颖蔽塞车座窗帷出事村甿道考打破闷葫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放电焚盥缚鸡弄丸改流耿悒鲠直关中平原捍拨合成橡胶横海纛惶恐滩黄袍加体活软护守羁鞚疾马急人所急纪识阄还就聘酒旗缉凶拘问豤请款杂老父台妙采墨刻平两破六韩牵牛夫穷奢极侈跂悬肉山酒海杀合闪颤上愚沈约水脚腾地提成漙漙土杏娲皇顽山惟大梁小家子气小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