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燔燃的意思、燔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燔燃的解释

燃烧。 汉 马融 《东巡颂》:“烈火燔燃,暉光四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燔燃"是一个较为书面化且带有古汉语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猛烈燃烧、大火焚烧的状态或行为。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燔 (fán):
    • 本义:焚烧。《说文解字》释为“爇也”(点燃、焚烧)。
    • 引申义:特指古代祭祀时焚烧祭品(如“燔柴”),或指烤炙肉类(如“燔肉”)。
  2. 燃 (rán):
    • 本义:燃烧。《说文解字》释为“烧也”,强调火焰升腾的状态。
  3. 合成词“燔燃”:
    • 强调火势猛烈、持续燃烧的意象,多用于描述大火、烈火焚烧的场景,带有强烈的视觉与动态感。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燔燃:焚烧;燃烧。

    例证:《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一夜二日,皆谓已死,发船视之,就方张眼大骂曰:‘何不益火,而使灭绝!’复更燔燃。”

    (注:此处描述用火刑折磨人的场景,“燔燃”指持续用火烧灼。)

  2. 《辞源(第三版)》:

    燔:焚烧。燃:燃烧。燔燃连用,表大火炽烈焚烧。

    例证:汉·王充《论衡·雷虚》:“烈火燔燃,燔燃野草。”

  3. 《王力古汉语字典》:

    燔:①烧;②烤(肉)。燃:起火燃烧。燔燃复合,强调火势盛大、蔓延之态。

    •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三、文化内涵与用法

  1. 宗教与祭祀:

    古代“燔祭”指将祭品完全烧化献给神明,“燔燃”可引申为神圣或彻底的焚烧仪式(如《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2. 文学意象:

    多用于描写战争、灾难或壮烈场景(如“烽火燔燃”“烈焰燔燃”),烘托悲壮或恢弘的氛围。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燔燃”,但可见于历史文献解读、文学创作或成语化表达(如“燔燃殆尽”)。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含义 使用场景
燔燃 火势猛烈、持续焚烧 大火、烈火
焚烧 一般性烧毁 日常、中性描述
炽烈 火焰旺盛灼热(偏温度) 形容火势或情感
燎原 火势蔓延原野(偏范围) 星火燎原等成语

五、古籍例证补充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M]. 商务印书馆, 2015.
  3. 王力等. 《王力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4. 范晔. 《后汉书》[M]. 中华书局, 1965.
  5. 欧阳修等. 《新唐书》[M]. 中华书局, 1975.

网络扩展解释

“燔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燔燃”意为“燃烧”。其中,“燔”指焚烧或烤炙,“燃”指引火点着或持续燃烧。组合后多强调火焰剧烈或持续的燃烧状态。

2.出处与文献引用

最早见于汉代马融的《东巡颂》:“烈火燔燃,暉光四煬。”,形容火势猛烈、光芒四射的景象。现代文学中亦有使用,如殷谦的《画骨》中比喻“信念之火燔燃不熄”,引申为精神或情感的持久炽热。

3.字义分解

4.例句与应用

5.近义词与相关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或扩展用法,可参考《东巡颂》原文或现代文学作品《画骨》。

别人正在浏览...

八坊包龙图冰泮曹长绸绢出尔反尔出意村史大练定型地平天成东又不着,西又不着短视方竹愤世疾俗官运归伏后辈荒裔花蘂家长礼短街制浄国急觞决机慨当以慷烈属临贲灵祀令星麟冢沴气戮力緑筱冥然抹面辇从旁贯鬅首铺递铺谋契分倾城轻靓轻怒清艳趋舍商场神躬申祸无良实科识涂马疏麻鼠曲天陈佻身飞镞痛定思涂辙綫板儿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