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杪的意思、分杪的详细解释
分杪的解释
一分一杪。亦喻细小。 宋 陆友仁 《研北杂志》卷四:“殆犹修内司法式,分杪不得踰越。” 清 唐甄 《潜书·居心》:“好学者,内省外察,唯恐分杪之不合於圣人。” 清 全祖望 《刘继庄传》:“为正切线表,而气节之后先,日蚀之分杪,五星之陵犯占验,皆可推矣。”
词语分解
- 分的解释 分 ē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俷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
- 杪的解释 杪 ǎ 树枝的细梢。 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岁杪。月杪。秋杪。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分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ēn miǎo,其核心含义指“一分一杪”,常用于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或极微小的差异。以下是详细解析:
1.基本词义与结构
- 分、杪:均为古代计量单位,“分”为长度单位(十分之一寸),“杪”原指树梢,引申为时间或程度的末端,可表示“秒”或极小的量。
- 合成词义:二者结合后,强调事物细微到以“分”和“杪”为计量单位,凸显微小性。
2.文献例证
- 宋代陆友仁《研北杂志》提到“分杪不得逾越”,形容法度严密,不容丝毫偏差。
- 清代唐甄《潜书》中用“分杪之不合于圣人”表达对道德细节的严谨追求。
- 全祖望《刘继庄传》以“日蚀之分杪”说明天文测算的精确性。
3.应用场景
- 古代用法:多用于描述规则、道德、科学等需高度精确的领域。
- 现代适用性: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但在研究古籍或强调精细差异时仍可能被引用。
“分杪”通过具体单位抽象化,生动传达“细微”概念,体现了汉语中以具象表抽象的构词特点。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研北杂志》《潜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杪》是一个中国古代词语,表示时间的终点,即划分时间的界限。下面是关于《分杪》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分杪》中的“分”部首为“刀”,“杪”部首为“木”,共有6画。
来源:《分杪》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时间的分割线,表示一个时间段的结束。
繁体字:《分杪》的繁体字为「分略」。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分写作「份」,杪写作「巫」。
例句:他们约定在午夜十二点的分杪后分手。
组词:划分、分割、界限等。
近义词:时刻、时限、时间点。
反义词:起点、开始。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