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分虎的意思、分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分虎的解释

将虎状符节的一半给受封者作为信物。谓授与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既而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分虎”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的兵符制度。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本义与核心概念: “分虎”的字面意思是“分发的虎符”。其核心含义指帝王授予将领或地方长官兵权、信物或权力的象征性行为,尤指授予虎符这一具体信物。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的凭证,通常用铜、金或玉铸成虎形,从中剖为两半。右半符留在朝廷或君主手中,左半符授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两半符验合方能生效。因此,“分虎”即指帝王将左半虎符授予臣下,赋予其相应的军事指挥权或地方统治权。

  2. 历史背景与制度依据: 虎符制度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是重要的军事和行政管理手段,是中央集权、控制地方军队的象征。“分虎”正是这一制度运作的关键环节。它体现了君主对臣下的信任与授权,同时也是一种权力制衡机制(需合符才能生效)。

  3. 引申义与象征意义: 由于虎符是重大权力的象征,“分虎”一词很自然地引申为:

    • 授予重要官职或权力: 特指授予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的军政要职,如郡守、刺史、都督、节度使等。例如,“分虎守”指被任命为郡守或州牧。
    • 分封、委以重任: 泛指帝王分封土地、授予重要职责,含有托付重任、寄予厚望之意。
    •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拥有虎符意味着拥有相当的权威和地位,“分虎”即获得这种权威和地位的象征性表述。
  4. 词性及使用场景: “分虎”通常作为动词性短语使用(表示“分授虎符/权力”的行为),有时也可名词化指代被授予的权力或职位本身。它是一个典型的书面语词汇,主要用于历史文献、古典诗词、政论文章中,描述古代帝王授权、任命将领或封疆大吏的场景。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现在研究历史、古典文学或引用典故时。

“分虎”是一个源于古代虎符制度的专有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帝王将象征兵权和统治权的虎符授予臣下。它具体指代授予军事指挥权或重要地方官职的行为,并引申为授予重大权力、委以重任的象征性表达。该词承载着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军事管理制度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来源:

  1.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涉及虎符作用)
  2. 《说文解字》及相关古代字书对“符”、“虎”的解释
  3. 《汉书》、《后汉书》等史书中关于官职任命、虎符使用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分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历史制度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将虎状符节的一半授予受封者作为信物,象征朝廷授予官职或爵位。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分封仪式中的信物传递()。

二、历史出处

  1. 《后汉书·宦者传序》记载:“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李贤注解说:“封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
  2. 南朝梁·任昉在《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中写道:“既而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

三、延伸解读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政治分封场景,现代语境中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古典文学引用()。

五、注意说明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分化敌人”的引申义,但此说法未见于《汉典》《后汉书》等经典文献,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历史制度解释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后汉书》原文或《汉典》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奥克兰群岛犇急笔答仓恍册文偿怨朝生暮落花电逝堕指发迈孵化改恶行善够着骨拾狠劲坏醋惶然假城降登键关佳尚劫路矜存静晦龛镫抗辩亢爽可塑性烂柯亭醪醴痨嗽临困离曲六参垄墓鸾分凤离猡猡落木民屯呕喁琵琶虫鳃草伸展十率谥名説服俗调探丁谈谐恬不知愧停断微波粼粼嵬岌危旆未壹位主璺拆文语五纬系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