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蒐的意思、东蒐的详细解释
东蒐的解释
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 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 。” 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词语分解
- 东的解释 东 (東) ō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
- 蒐的解释 蒐 ō 同“搜”①。 即“茜草”。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东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 字面意义:指帝王到东方巡狩(即巡视领地)。
- 拼音:dōng sōu(“蒐”通“搜”,意为搜寻、巡狩)。
二、详细释义
-
历史背景与文献出处
- 源自《左传·定公四年》:“取於相士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
- 根据杜预注释,此词特指帝王东巡时在泰山举行祭祀活动,并借助巡狩进行军事训练(如田猎以教习兵士)。
-
构成解析
- “东”指方位,“蒐”通“搜”,原意为春猎,引申为巡狩。帝王东巡不仅是领土巡视,也包含军事演练和祭祀礼仪功能。
-
比喻用法
-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引申义为“四处奔波搜寻”,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扩展释义。
三、使用场景
- 古代语境:多用于描述帝王巡狩或礼仪活动,如《左传》中的记载。
- 现代语境:若使用需谨慎,建议优先采用“帝王东巡”的本义,避免混淆。
四、注意事项
- 部分低权威来源(如、6)将“东蒐”与“东窗事发”关联,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建议以权威词典和经典注释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蒐》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东方的搜集或收集。它由“东”和“蒐”两个字组成。其中,“东”的部首是“一”,笔画数是一划;而“蒐”的部首是“艸”,笔画数是12划。
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是由于古人在东方地区进行搜集或收集活动而形成的词语。它是一个繁体字,没有简体字对应。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东蒐》在古代的写法可能稍有偏差,具体写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经常到东方各地进行物品的东蒐工作。”
关于组词,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其他词语,例如“东蒐资料”、“东蒐珍宝”等。
此外,与《东蒐》相关的近义词可能包括“东方搜集”、“东方收集”等;而反义词可能是“西蒐”(西方搜集)或其他类似的词语。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