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的意思、大枣的详细解释
大枣的解释
俗称红枣。味甘,供食用,亦入药。《尔雅·释木》:“洗,大枣。” 郭璞 注:“今 河东 猗氏县 出大枣,子如鸡卵。”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枣》﹝集解﹞引 寇宗奭 曰:“大枣先 青州 ,次 晋州 ,皆可晒曝入药,益脾胃。餘者只可充食用耳。”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枣的解释 枣 (棗) ǎ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
网络扩展解释
大枣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大枣是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的成熟果实,俗称红枣。其名称源于果实形态,《说文解字》记载“枣”字由“重朿”构成,指枣树多刺的特征,且果实较大、呈红褐色,故称“大枣”。
二、植物学特征
-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条带刺,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锯齿,花黄绿色,果实为长圆形核果,成熟时红色。
- 生长习性:耐寒(-31.3℃)、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花期5-7月,果期8-9月。
三、药用价值
-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
-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可调和药性(如《本草纲目》记载其“和百药”)。
- 应用:可单味食用或配伍入药,如改善脾虚食少、妇人脏躁(更年期综合征)等。
四、食用与注意事项
- 食用:鲜果或干制后作为食材,常用于煲汤、煮粥(如提及的宁夏枸杞大枣粥)。
- 禁忌: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上火,湿热体质者慎用。
五、别名与文化
大枣别称良枣、红枣、胶枣等,在《尔雅》等古籍中早有记载,且青州、晋州等地自古为优质产区。其“补五脏”的特性使其成为中医养生常用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枣(dà zǎo)这个词意思是指枣树结的果实。它的两个部首分别是木和早,共有10个笔画。这个词来自于汉语,繁体写作「大棗」。在古时候,大枣的汉字写作为「大棗」,也有其他少数不同的写法。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它的写法是「尹木早箴部」。大枣的一些例句有:我喜欢吃甜蜜的大枣。大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大枣还可以与其他词组成新词,如大枣酒、大枣糕等。在近义词方面,可以用枣子来代替大枣。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反义词与大枣相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