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稀少;寡弱。《后汉书·段熲传》:“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 羌 所创毒。”《后汉书·南匈奴传》:“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南齐书·萧遥光传》:“上以亲近单少,憎忌 高武 子孙,欲并诛之。”
(2).犹言孤陋。 宋 王安石 《谢葛源郎中启》:“某受材单少,趋道阔疏。”
“单少”是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词汇,其词典释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数量稀少 指事物数量有限或人员力量薄弱。例如《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项时,标注其核心语义为“寡少,薄弱”,常用于描述资源或人员的稀缺状态,如“兵力单少”特指军事力量不足。
物质匮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延伸指物品的欠缺状态,特指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如“粮草单少”描述后勤物资储备不足的场景。
二、引申用法 在当代语用中产生新语义:
该词的权威释义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56页,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古汉语用例详见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1993年缩印本第1683页。
“单少”是一个汉语词语,发音为dān shǎo,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释:
指数量极少或能力/资源匮乏,强调事物或群体的稀少性。例如形容人口、兵力的寡弱,或个体资质、学识的不足。
稀少;寡弱
多用于描述客观数量稀少。如《后汉书》中“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指兵力薄弱;《南齐书》提到“亲近单少”则指亲属数量极少。
孤陋;见识浅薄
用于形容个人能力或学识的欠缺。如王安石在《谢葛源郎中启》中自谦“受材单少”,表示资质平庸。
“单少”既可指客观数量少,也可引申为个人孤陋寡闻。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后汉书》《南齐书》等古籍原文。
孢子贬忽标类璧英播弄趁热尺翰崇文馆愁恼疮肿殿阙点行迩志非体風姿甘蓼告急各别拱嘿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国费和事草和物后録惠绥绞缬教育局击髀戟萃阶下汉节孝廐尹鸠兹讥议恳苦拉绊领戏露红烟紫慢视杪杪僻处屏祗破巢余卵七大家耆耄青琐拜覃志秋叶跧藏省訾水鬭顺纪思想内容泰来否极讨回头藤萝污庳梧州市香美娘谢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