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汉书·黄霸传》:“会 宣帝 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 霸 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害羣应自慑,持法固须平。”《明史·孝宗纪》:“务存心仁恕,持法公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姚姬传先生》:“持法严正, 刘文正 公甚倚任之。”
持法
指掌握、执行法律或法令,强调以公正、严谨的态度维护法律权威。该词属动词性结构,常见于司法、行政等正式语境。
指严格依照法律条文行使职权,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执行法令”(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6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533页)。
强调不偏私、不枉法,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秉持法律,公正执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75页)。
二字组合凸显“以手执法而守其正”的意象。
如《宋史·职官志》载:“刑部持法详审”,指刑部官员依法审理案件(来源: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三)。
现可泛指坚守规则,如“持法严明”“持法公允”等短语,强调对原则的恪守(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注:本文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文献,未引用网页来源因相关学术资源需通过纸质文献查证。
“持法”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发音:chí fǎ
核心含义:指依法行事、执行法律,强调遵守法律规范并公正处理事务。
法律角度
历史典故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跨语言对比,可参考《汉语辞海》或法汉词典。
熬清守谈襃饰北荒北京话边僥边垣避君三舍秉钺材良蝉翼罗城编撮录大名难居诋异斗絶豆粥独国分与父权关键字谷那裹伤酣酺鹤子梅妻后凉华美皇祖考回飘架羊掎裳连襼结余金壶墨汁击壤歌浪传泪涟里边箖箊利涉澧水鹭行面子话明净民委逆箭偶烛施明清算犬科闪走狮负适巧识体十韦史职松院挺正题疏吞舟芜废小岘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