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反籍的意思、反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反籍的解释

归还天子之位。《荀子·儒效》:“ 成王 冠,成人, 周公 归 周 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 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所谓反籍者,谓以阼阶主位归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反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归还天子之位,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文献出处

3.用法与语境

4.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反籍”是体现古代政治伦理的词汇,强调权力归还的正当性,常见于儒家经典及历史论述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解读,可参考《荀子》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反籍》的意思

《反籍》是指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籍贯,去到其他地方生活、工作或定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反籍》分为两个部首:“反”和“⺍”(读作zhú)。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和繁体

《反籍》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其言曰:‘国者,非我有也;朝者,非我用也。使吾心为之制主而用之,则虽反籍而可谓不去国也。’”

繁体字“反籍”与简体字写法相同,只是字形略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反籍》字,并非现代常用的简体字,而是采用了繁体字的写法:“篡籍”。

例句

1. 他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决定要反籍到大城市去。

2. 她不愿意离开故乡,不想反籍到其他地方。

组词

1. 反派

2. 反抗

3. 反对

近义词

1. 迁居

2. 外移

3. 背井离乡

反义词

1. 归籍

2. 还乡

3. 回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