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班女的意思、班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班女的解释

(1).指 汉 班倢伃 。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 汉成 眼瞥 飞燕 时,可怜 班女 恩已衰。” 唐 鲍溶 《辞辇行》:“青娥三千奉一人, 班女 不以色事君。”参见“ 班姬 ”。

(2).指 汉 班昭 , 班固 之妹,博学高才。 固 著《汉书》未竟, 昭 续成之。入宫为皇后、诸贵人师,著《女诫》等。 唐 元稹 《郑氏封才人》:“ 郑氏 山东 令族,海内良家,每师 班女 之文,尝慕 樊姬 之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班女”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均与汉代两位著名女性相关:

一、指班倢伃(班婕妤)

她是汉成帝的妃子,以贤德著称,曾作《团扇诗》表达失宠后的哀怨。唐代诗人常以“班女”代指她,如元稹《苦乐相倚曲》中“可怜班女恩已衰”,鲍溶《辞辇行》中“班女不以色事君”,均借其典故表达女性在宫廷中的境遇。

二、指班昭

班昭是史学家班固之妹,博学高才,曾续写《汉书》,并著《女诫》倡导女性德行。唐元稹《郑氏封才人》提到“每师班女之文”,即指班昭的文学成就与道德影响。

补充说明

  1. 词义演变:部分现代解释(如)将“班女”引申为“品德高尚的女性”,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更常见的是特指上述两位历史人物。
  2. 文学意象:古代诗词中,“班女”常与“团扇”“辞辇”等意象结合,象征才德兼备却命运坎坷的女性形象。

建议结合《汉书》《后汉书》及唐代诗文进一步了解其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班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班女》是指在古代中国,奴隶主家庭中的女奴隶。她们被迫为主人服务,没有人身自由,丧失了自主权利。

拆分部首和笔画

《班女》的拆分部首是玉(yù)和女(nǚ),部外字为丨(gǔn)。根据笔画的计算,《班女》总共有11画。

来源和繁体

《班女》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描述奴隶制度中的女奴隶的称呼。在繁体字中,写作「班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班女」的写法与现代大致相同,不过有时会加入一些辅助的部首或笔画,以突出字义或区别其他相关字。

例句

1. 宫廷中的任何一个妾室都不比班女的地位高。

2. 她整日为富有的主人服务,过着班女般的生活。

组词

1. 班房(bān fáng):奴隶居住的地方。

2. 班主(bān zhǔ):奴隶主人。

近义词

婢女、奴婢、侍奉者。

反义词

自由女性、自主女性、独立女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