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版墨印。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二王府帖》:“ 山谷 论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 歙州 贡墨墨本赐羣臣…… 元祐 中,亲贤宅从禁中借板墨本百,分遗官僚。”
“板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板墨”指刻版墨印,即利用雕刻好的木板进行墨印的工艺。这一术语源自宋代文献,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印刷技术中的制版和印刷过程。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出“板墨”可作为成语,形容文章或字画的质量(如笔墨深浅、内容优劣)。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高可信度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法帖谱系》原文或宋代印刷史相关研究。
《板墨》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用于书法绘画的墨砚和砚台。
《板墨》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土”,拆分后的笔画分别是4画和3画。
《板墨》一词最早出自《说文解字》,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其繁体形式是「板墨」。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但《板墨》在古代的写法较为统一,大致和现代汉字形式相似。
1. 他用一块独特的《板墨》完成了这幅书法作品。
2. 她每天清晨都会准备好一双毛笔和一块《板墨》,开始她的书法练习。
组词:版画、墨水、墨迹、砚台等。
近义词:砚台、墨砚、墨盒等。
反义词:纸墨(纸和墨,指书法绘画),数码(数字和电子,指数码作品)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