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语。谓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无量寿经》卷上:“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无量寿经》卷上:“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2).佛教语。佛所说的教法。佛法含藏无量妙义,故称“法藏”。《法华经·宝塔品》:“假使有受持,八万诸法藏,班宣如所説,以示亿千人。” 唐 王维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诗:“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法藏”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主要与佛教文化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法藏”原为佛教术语,由“法”与“藏”组合而成。其中“法”指佛法或法性,“藏”意为含藏、积累。其核心含义是佛法中蕴含的无量功德与智慧,或指佛经教义的集合。
法性含藏功德
指佛法本性中蕴含的无限妙义与功德,如《无量寿经》提到“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强调通过修持佛法领悟其深奥内涵。
佛经教法的总称
因佛法包含无量教义,故称“法藏”。例如《法华经》中“八万诸法藏”即指佛陀宣说的全部经典。
修行法门的象征
在密宗或禅宗中,“法藏”也指代具体的修行方法,如“藏形匿影”等秘法。
法藏菩萨
指阿弥陀佛成佛前的身份。据《无量寿经》记载,法藏菩萨曾发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西方极乐世界。
华严宗祖师
唐代高僧法藏(643-712年)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被尊为“贤首国师”,对佛教理论发展影响深远。
在非佛教语境中,“法藏”偶尔被引申为法律文献的保存,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或经典出处,可参考《无量寿经》《法华经》等佛教典籍,或查阅高权威性佛教词典。
《法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佛法的秘密宝藏”或“佛教经藏”。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佛教经典的收藏和传承。
根据汉字的结构,《法藏》可以拆分为“氵”和“豕”。其中,“氵”是水的意思,表示流动的意象;“豕”是猪的意思,表示动物。这两个部首分别代表了汉字的语义。
《法藏》的总笔画数为11个,其中“氵”部的笔画数为3个,“豕”部的笔画数为8个。
《法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佛教文献中,用来指代佛教经典的收藏和传承。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经典被视为一种宝藏,因为它们包含了佛陀的教诲和智慧。因此,《法藏》这个词成为佛教信众们对经典的誉称。
《法藏》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有所不同。不过,《法藏》这个词的基本构造和意义未发生变化,仍然代表佛教经典的宝藏。
1. 佛门重视《法藏》的传承和研究。
2. 他致力于将《法藏》中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
3. 这个寺庙的藏经阁里收藏了许多重要的《法藏》。
1. 法宝:佛教中用来辅助修行的物品。
2. 藏经阁:用来收藏佛教经典的建筑。
3. 佛经:佛教中的经典文献。
法经、佛典、经书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