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班告的意思、班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班告的解释

布告。《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綝 遣中书郎 李崇 夺 亮 璽綬,以 亮 罪状班告远近。”《晋书·姚兴载记上》:“ 兴 班告境内及在朝文武,立名不得犯叔父 绪 及 硕德 之名,以彰殊礼。”《北齐书·后主纪》:“乙卯,詔以为大庆,班告天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班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详细解释

  1. 古代用法:
    在《三国志》《晋书》《北齐书》等古籍中,“班告”指君主或官方发布的公告。例如:

    • 《三国志·吴志·孙綝传》提到“以亮罪状班告远近”,意为将罪状公开宣告。
    • 《北齐书》中的“诏以为大庆,班告天下”则指皇帝将庆典诏书通告全国。
  2. 现代引申:
    部分资料(如)提到“班级通知公告”的用法,可能是现代教育场景中的引申,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三、相关文献与例句


四、总结

“班告”传统含义以“布告”为主,多用于古代官方文告;现代若用于班级场景,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延伸,需谨慎区分。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班告(bān gào)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表示在班级或者学校发出的通知或公告。下面我们来拆分一下班告的部首和笔画。 班(bān)是由丨(一)和立(立)组成的,它的部首是丨(一),共有两画。 告(gào)是由告(告)和口(口)组成的,它的部首是告(告),共有七画。 班告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纸片等材料写下通知或者公告,然后贴在重要的地方。这些通知往往是为了向群众传达重要的消息或者通知。 在繁体字中,班告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相同。 在古时候,班告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在现代标准汉字中,班告的写法保持了一致。 一些例句中使用班告这个词:老师今天发了一封班告,说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小组讨论的报告。 班级、通知、公告等词可以与班告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近义词可以有班务、班务通知;反义词可能没有固定的词语与之对应。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