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豆象的意思、豆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豆象的解释

豆象科昆虫的总称。是仓贮豆类的主要害虫。种类很多,如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豆象是鞘翅目豆象科(Bruchidae)昆虫的统称,属于农业害虫类生物。其名称源于幼虫阶段常寄生于豆类种子内部的习性,成虫则多在豆科植物上活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豆象特指“一类体型微小、危害豆科植物种子的甲虫”[来源1]。

从生物学特征来看,豆象成虫体长通常为2-10毫米,体色以黑褐、赤褐为主,鞘翅具斑纹。其幼虫呈乳白色C型,通过蛀食豆粒形成圆形蛀孔,导致豆类出现空心、霉变等现象[来源2]。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记录,我国常见种类包括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和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二者分别对绿豆、红豆和蚕豆造成显著经济损失[来源3]。

该虫害防治主要依赖物理方法与化学手段结合。农业农村部《储粮害虫防治技术规范》指出,磷化铝熏蒸法和低温冷冻法能有效杀灭豆象各发育阶段个体,同时保持豆类营养品质[来源4]。现代仓储技术中,气调储藏通过调节氧气浓度抑制豆象活动,已成为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来源5]。

网络扩展解释

豆象是鞘翅目豆象科昆虫的统称,主要危害仓储豆类作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分类与基本特征 豆象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全球约1000种,中国分布40余种。成虫体型多为卵圆形,中小型,复眼大且前缘呈“V”形凹陷,触角11节呈锯齿状或栉齿状,鞘翅末端平截并带有白色或棕色斑纹。

2. 生活习性 幼虫经历复变态发育:初龄幼虫具长足和胸板齿,蜕皮后足部退化转为蠕虫形态,直接蛀食豆类种子内部,导致豆粒空壳。成虫产卵于豆荚或豆粒表面,单雌可产40-60粒卵。

3. 主要危害种类 常见种类包括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均以豆科植物种子为食,造成仓储豆类重大经济损失。

4. 防治意义 作为仓储主要害虫,需通过密封储藏、药剂熏蒸等方式防控,避免豆类品质下降。

(注:如需具体防治方法或更多种类信息,可参考来源、6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阇黎百二金瓯败诉不谷不夷不惠采莲子斥苦愁勤导热鼎鼐洞阳浮尘子捬膺复子明辟棺材楦子鼓钲害忌鸿台惶懅甲煎骄尚解下金尘吉祥杵科名人扩廓凉云吏课灵诰龙雒侯龙章轮光蔑尔年谊世好妮子批头汧国諐咎契经乞留乞良三千水闪灼勝幡神神气气食辨劳薪识二五而不知十尸居龙见四言随珠隼张所在皆是铁杠筒桂通进童牛角马驝駞闲所铣铁小楷小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