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出《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以“鄂棣”比喻兄弟。鄂,通“ 萼 ”。 清 郑鉽 《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未敢散萍蓬,何时聚鄂棣。”参见“ 棣萼 ”。
“鄂棣”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文学典故,主要用于比喻兄弟情谊。以下是详细解析:
1. 词源与出处 该词出自《诗经·小雅·常棣》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原句以常棣花(即郁李)的花萼与花朵相依为命,象征兄弟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2. 字义解析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古典诗文,如清代郑鉽诗句“未敢散萍蓬,何时聚鄂棣”,体现对兄弟团聚的期盼。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或历史研究场景。
4. 相关词汇
该词通过植物共生关系,将血缘纽带具象化,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如需了解更早用例或历代注疏,可查阅《诗经》相关文献。
《鄂棣》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指南针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鄂棣》的部首是「鬲(gé)」,它是一个汉字的部首。
《鄂棣》的笔画数为21画。
来源《鄂棣》一词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与南方方言有关,但具体起源尚无确凿证据。
繁体《鄂棣》的繁体字为「鍔棣」。
古时候汉字写法目前没有关于《鄂棣》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的具体记录。
例句他拿出鄂棣指引方向。
组词鄂棣枝、鄂棣树、鄂棣磁石。
近义词指南、罗盘、方向盘。
反义词迷失、方向不明、无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