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使人信服。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焦达峰 ﹞归国人望不孚,学界上流社会鲜通款者。”
“不孚”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不可靠、不值得信任,强调无法使人信服。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释义:指言行或结果无法获得他人信任,常与否定性评价相关联。
•反义对比:与“不负众望”相反,如“不孚众望”表示未能达到期望,而“不负众望”则指符合期待。
•典型搭配:多用于否定结构,如“不孚众望”,强调实际表现与期待的落差(例:“他能力不足,最终不孚众望”)。
•适用对象:可描述个人信誉(如“人望不孚”)、事物效果(如“方案效果不孚”)等。
•易混淆词:需区分“深孚众望”(完全符合期望)与“不孚众望”(违背期望)的语义差异。
•使用场景: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评价中,带有较强批判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成语扩展,可参考权威词典来源(如、3、5)。
《不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不受信任,不信任,不被相信。
《不孚》由两个部首组成:一部分是“一”字部,另一部分是“孚”字部。
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不孚》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小宛》中。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得许多古代诗歌成为了文化珍品。《不孚》也是其中之一。
《不孚》的繁体字为「不孚」。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不同的字形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不过,古时候的《不孚》与现代的写法相差不大,都是由“不”和“孚”组成。
1. 他多次辜负了我们的期望,现在已经完全不孚了。
2. 与其继续相信他,不如说我们已经对他产生了不孚之感。
1. 不孚品德
2. 不孚众望
3. 不孚众信
1. 不信任
2. 不可信赖
3. 不信赖
1. 孚信
2. 可信任
3. 可信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