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霹雳。辟,通“ 霹 ”。《史记·天官书》:“夫雷电、虾虹、辟歷、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汉书·扬雄传上》:“立歷天之旂,曳捎星之旃,辟歷列缺,吐火施鞭。”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长啸》:“须臾,穹窿砰磕,雷鼓之音,忽復震骇,声如辟歷,观者莫不倾悚。”参见“ 霹靂 ”。
“辟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辟历”即“霹雳”,指迅猛的雷声或闪电,属于通假字用法。其中“辟”通“霹”,两字因音近而通用。例如《史记·天官书》提到“辟歷”与雷电等现象并列,描述阳气活动的自然现象。
古籍例证
现代用法
当代汉语中“辟历”已较少使用,通常以“霹雳”为标准写法。古文献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中可能保留此通假形式,例如引用古籍原文时需保留原字。
读音与结构
读音为pì lì(注音:ㄆㄧˋ ㄌㄧˋ),属并列式复合词,两字均表雷声的急遽特性。
“辟历”是“霹雳”的通假形式,多用于古籍,现代语境下建议使用规范写法。该词生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辟历(bì lì)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成部首是辛和厂,总共8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其繁体形式为辟歷。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辟历的古代写法是遣字,即辟字和歷字分开写,形如“辟 歷”。现代汉字写法的改变也使得辟历写作“辟历”。
1. 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辨明是非,辟历开物。
2. 这本书是一部详尽的辟历,介绍了古代王朝的起伏和演变。
辟历没有固定的组词,但可以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例如:辟谣(揭发谣言的真相)、辟邪(驱逐邪恶的力量)。
辟历的近义词是“历法”,指的是一种用于计算、记录、预测时间的方法和规则。
辟历的反义词是“纪年”,狭义上指农历,广义上指用于计算年代的方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