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皮廌 ”。
关于“皮荐”的词义解释如下:
“皮荐”是汉语古词,指皮制的马鞍垫子,主要用于古代马具中。该词源于“皮廌”(廌为“荐”的讹字),属于同词异形写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义演变,可参考《盐铁论》相关注释或古代马具研究资料。
《皮荐》是一个包含两个词的词语,分别是「皮」和「荐」。
「皮荐」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白」和「艸」,其中「白」属于「白日旁」,「艸」属于「草字头」。它们的笔画数分别为「6」和「12」。
「皮荐」是一个古代的词语,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楚辞·雨无正》中的一句诗句:“谏书莫劳行白纸,心事青青皮荐。”意味着劝谏的书信不必多写,只要内容真挚表达即可。
「皮荐」的繁体字为「皮薦」。
在古时候,「皮荐」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写法需要根据时代和书法风格而定。
1. 他写了一封长长的皮荐,希望能够劝谏君主。
2. 我们应该勇于写皮荐,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告诉领导。
3. 这份皮荐详细阐述了问题的核心,希望能得到重视。
1. 皮疹:皮肤上出现的疹子。
2. 叶荐:叶子中表现出色的、可供献上的部分。
3. 请荐:请求推荐或推举。
1. 书函:指以书信形式表达的意见或建议。
2. 忠言:忠诚而直接地劝告的言语。
3. 劝谏:针对错误或不当行为提出忠告或劝导。
诺言:表示允诺或答应的话语,与劝谏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