擗拨的意思、擗拨的详细解释
擗拨的解释
分割。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王安石弃地》:“﹝ 辽国 ﹞必欲以 代州 天池 分水岭为界…… 王安石 当国,言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於是詔不论有无照验,擗拨与之。”
词语分解
- 擗的解释 擗 ǐ 捶胸:“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捶打:把脑袋擗得粉碎。 掰:擗棒子。 擗 ò 古同“擘”。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拨的解释 拨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治理:拨乱反正。 掉转:拨转马头。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
专业解析
"擗拨"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复合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尤其是经学注疏)中描述具体动作。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经典注疏,其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词义解析
-
本义
"擗拨"指捶拍胸口、拨开胸襟 的悲痛动作,是古人表达极度哀伤时的肢体语言。
- 擗(pǐ):捶胸。《说文解字》:"擗,捭也。" 段玉裁注:"谓两手击胸也。"
- 拨(bō):分开、拨开。《说文解字》:"拨,治也。" 引申为用手分开衣物。
-
语境用例
该词典出《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的注解:
毛亨传:"辟,拊心也;摽,拊心貌。"
郑玄笺:"寤觉而无言,以手拊心,擗拨而叹。"
此处"擗拨"具体化描写了诗中人物醒来后默默捶胸、拨开衣襟哀叹的情状。
二、权威工具书释义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 擗:以手拍击胸部(如"擗踊"表捶胸顿足之哀)。
- 拨:用手分开或移动物体(如"拨开")。
引用: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页2462(擗)、页1990(拨)。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收录"擗拨"词条,释为:"捶拍胸部,拨开衣襟,形容极度悲痛。"
引用:商务印书馆,1998年,页1203。
三、文化背景
该动作属周代丧礼仪轨,《仪礼·丧服》载"擗踊"(捶胸跳跃)为哀悼至亲的礼节。"擗拨"与之类似,但更强调静态的悲怆姿态,多见于先秦诗文注解,后世逐渐成为书面语中的典藏词汇。
参考文献
-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毛亨传,郑玄笺,《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
网络扩展解释
“擗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发音
- 核心解释:指挑拨离间、制造纷争,常用作成语,形容通过言语或行动破坏他人关系。
- 发音:拼音为pī bō(部分资料标注为pǐ bō,可能存在多音或古音差异)。
二、详细解释与使用场景
- 挑拨离间
由“擗”(意为分开)和“拨”(意为搅动)组合而成,强调故意引发矛盾,导致关系破裂。例如描述个人纠纷或团体冲突。
- 历史语境中的“分割”
宋代洪迈《容斋五笔》曾用该词表示领土分割,如“擗拨与之”指划分地界。此用法现代较少见,多见于古籍。
三、其他相关信息
- 近义表达: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等成语含义相近。
- 相关成语:如“鞭擗向里”“拨云见日”等,多含动作或冲突的意象。
四、使用建议
- 现代语境中,建议优先采用“挑拨离间”的释义,避免歧义。
- 若涉及古文阅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为“分割”之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容斋五笔》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备耕比雠佛貍蔽日干云赑屃驳藓苍髯如戟成仁取义斥疵祠容对天发誓服炼龚古尔兄弟挂搭关鬲寒冻灰惨惨火烛银花拣发剪薙徼候佳音几臣鸡窗借宫借款劫杀客容狂刃楛耕岿望琅铛肋条镣杻临朝林圃泥犁蟠虬翩飘毗邻平和平仄起吊棋客侵星扫帚舌端月旦神情市脯霜辔私称私悦台家天植挺拔托心外露温乎小商贩携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