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宫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东。原名 大明宫 , 高宗 时改为 蓬莱宫 。 唐 杜甫 《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 ,自怪一日声烜赫。”
(2).指仙人所居之宫。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昭阳殿 里恩爱絶, 蓬莱宫 中日月长。” 明 李梦阳 《上元访杜炼师》诗:“马前两两侍玉女,别馆多在 蓬莱宫 。”
“蓬莱宫”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与文学背景综合理解:
历史沿革
蓬莱宫原名大明宫,位于唐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东北部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最初为唐高祖李渊避暑而建。唐高宗时期(约662年)扩建并更名为“蓬莱宫”,成为唐朝政治中心,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理政。
建筑地位
蓬莱宫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宫殿群,面积约3.2平方公里,被称为“东内”,与太极宫、兴庆宫并称长安三大宫。其核心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等象征国家权力,是唐代盛世的标志之一。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蓬莱宫”常代指仙人居住的仙境。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蓬莱宫中日月长”,以蓬莱宫比喻杨贵妃逝后所居的缥缈仙山,寄托对永恒与超脱的想象。
文化渊源
此意象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传说为东海三神山之一,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代文人常借此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或对现实的隐喻。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现存一座蓬莱宫(又名玉皇庙),为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名称可能受道教文化影响,与唐代宫殿无直接关联。
该词需结合语境区分指代。历史层面特指唐代政治中心,文学层面象征仙境,另存在同名宗教建筑。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实例(如山西蓬莱宫),建议查阅地方志或实地考察。
《蓬莱宫》(Péng lái gō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仙人居住的地方。
蓬莱宫由“艹”、“月”、“宀”和“宫”四个部首组成。
它一共有16个笔画。
蓬莱宫一词源于中国神话故事中的蓬莱仙境,传说是东海中神仙聚居的所在。宫殿华丽,景色壮丽,仙人长生不老。
蓬莱宫的繁体字为「蓬萊宮」。
古代汉字中的蓬莱宫有着不同的写法,比如在《说文解字》中的写法为「蓬萊宮」,在《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藭萊宮」。
她的富丽堂皇的庭院就像是蓬莱宫一样。
蓬莱山、蓬莱仙境、蓬莱岛、蓬莱阁
仙境、仙山、仙界、仙居
人间、尘世、凡世、凡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