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诺臯的意思、诺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诺臯的解释

见“ 诺皋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诺臯”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主要释义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诺臯”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所著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的篇名《诺臯记》。其本义为召唤鬼神之词,类似于咒语或密咒。段成式在书中自注:“诺臯,太阴之名。鬼神中语,皆称‘诺臯’。”表明该词是阴阳术中用以沟通幽冥世界的仪式用语(段成式《酉阳杂俎》)。

二、字义解析

  1. “诺”:

    意为应答、承诺,引申为对鬼神召唤的回应。

  2. “臯”:

    通“皋”,原指水边高地,古时常用于祭祀场所(如“皋门”“神皋”),引申为神灵居所。在道教文献中,“臯”亦含祝告之意(《说文解字注》:臯,告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三、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诺臯”在后世逐渐演变为志怪小说或鬼神传说的代称。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评述:“《诺臯》者,盖取‘呼召鬼神’之义,以名其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亦将其归类为“小说家言”,强调其记录神异事件的属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权威参考文献

  1.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中华书局影印本。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社纸质版本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诺臯”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1. 作为成语的释义
    根据《查字典》解释,“诺臯”由“诺”(答应)和“臯”(守信用)组成,形容人言行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常用于赞美诚信或批评失信行为。例如:“他向来诺臯,从不违背承诺。”

  2. 古籍中的特殊含义
    晋代葛洪《抱朴子·登涉》提到“诺臯”为太阴神名,是符咒中提及的神灵称号。此释义更偏向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专有名词,现代使用较少。

  3. 其他关联词汇
    在组词应用中,“诺臯”常与其他诚信类词汇并列,如“千金一诺”“宿夜然诺”等(参考的组词列表),进一步强化其与信用相关的语境。

注意:当前两种释义差异较大,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若涉及古籍或宗教文献,可能指向“太阴神名”;若用于日常表达诚信,则取成语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闇僞慠达扳翻报单不蛊布帐成家立计乘虚蹈隙持正不阿冲洗床下安床纯绵胆水打嘴彫骚恶孰防口方辇蜂腰鹤膝偾骄伏听惯使姑恶骇神含翠汉关弘辩画涂婚因火天减价价值连城纪限齎用乐事连忙立马万言励声笼禽麦芽糖每限七代先灵任纵宂贱散传赏俸沈虑申析设品史局使命水烟管踏脚钳统帅婉容无碍大会午日仙人痫痓洗宝装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