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 蜀 诸葛亮 创制的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与四轮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宋 陈师道 《谈丛》:“ 蜀 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张嶷 早驱木牛流马到寨,交割已毕,获粮万餘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 公输子 削木人为御, 墨翟 刻木鳶而飞, 武侯 作木牛流马。”参阅 清 张澍 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制作篇》、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七节。
木牛流马是中国古代一种由诸葛亮改进并广泛应用于军事运输的机械装置,其名称由“木牛”和“流马”两部分组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山地栈道中的粮草运输。根据宋代文献记载,木牛为独轮车,流马为四轮车,两者结合可在崎岖地形中高效运输物资。
由于史料记载简略,木牛流马的真实构造尚无定论。现代学者对其形态有不同推测,主流观点认为它本质是改良的独轮车,但具体机械结构可能已失传。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历史应用,可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及宋代《事物纪原》等文献来源。
《木牛流马》是指古代一种用木制成的牛和马,以实现运输工具的功能。这个词在现代比喻中常用来形容用简陋的工具或方法去完成复杂的任务。
《木牛流马》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牛和马。拼音分别为:mù、niú、mǎ。《木牛流马》这个词共17个笔画。
《木牛流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一》这篇文献中,形容了赵国用木制牛和马来运输沉重的军需品。
《木牛流马》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木牛流馬」。
在古代,「木牛流马」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例如,在西汉时期的《史记·平准书》中,将「木牛流马」写作「朽牛流馬」。
他虽然条件有限,但用《木牛流马》的方法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木牛、木制、流马、运输、任务。
木犊、木驴,两者都是指用木头制成的运输工具。
先进设备、高科技工具,两者指的是使用最新科技和先进设备完成任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