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墨妙的意思、墨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墨妙的解释

(1).精妙的文章。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虽 渊 云 之墨妙, 严 乐 之笔精……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庆武成殿表》:“臣所恨才非墨妙,思乏笔精;不能赞扬休祚,歌咏圣德。”

(2).精妙的书法。 唐 鲁收 《怀素上人草书歌》:“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王进德 ﹞弹琴读书,或展古人墨妙,临写不释手。”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所嫌腕弱但涂蚓,敢詡墨妙堪笼鹅。”

(3).精妙的绘画。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相府徵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宋 黄庭坚 《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 虎头 墨妙能频寄,马乳蒲萄不待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墨妙"一词源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领域,其核心含义指笔墨技艺的精妙绝伦。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墨"代指书画创作中的笔墨技法,"妙"则强调艺术表现的巧妙境界,合称形容书画作品或文学创作中高超的艺术造诣。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典籍,张怀瓘《书断》评价王羲之时写道:"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历代书法论文选》),其中"研精篆素"即暗含墨妙之意。宋代米芾《画史》更直接使用"墨妙"评价前人画作:"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中国书画全书》)

现代汉语中,"墨妙"可引申为三个方面:

  1. 书画技艺层面:特指运笔用墨的精湛技法,如启功论书绝句所述:"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启功全集》)
  2. 文学作品层面:形容文章辞藻的精妙构思,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评韩愈文章:"如崇山大海,浑涵光芒,雄深雅健,自有唐诸家皆不及。"
  3. 文化象征层面:代表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境界,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强调:"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权威文献中,《辞源》释为"指精妙的书法绘画",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则注:"墨,指字画;妙,精妙。指精妙的书法、绘画或文章。"当代学者周汝昌在《永字八法》中阐释:"墨妙非仅技之谓,实乃心手相应,道技合一之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墨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文学、书法或绘画的精妙境界,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 精妙的文章
    指文辞构思巧妙、意境深远。例如南朝梁代江淹《别赋》中“虽渊云之墨妙”,唐代陈子昂也以“才非墨妙”自谦文采不足,均体现其文学层面的运用。

  2. 精妙的书法
    强调书法笔法精湛、气韵生动。唐代鲁收称赞怀素草书“笔精墨妙”,明代文献中亦有“墨妙笔精”等表述,突显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

  3. 精妙的绘画
    延伸至绘画领域,指画作技法高超、意境传神。如古诗中“墨妙称古绝”,即通过墨色运用展现绘画的绝妙境界。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赞赏文学艺术作品的高超造诣,如评论文人墨客的佳作、书法名帖或传世画作。现代语境中虽不常见,但仍适用于古典艺术赏析或书面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八簋襃明杯酒言欢砭俗长遂车用汽油愁哀蹈规循矩倒悬之急盗主颠倒黑白电路图订婚董理冬赈陡恁幡薄赋额观心谷璧诡略鬼里鬼气锢结汗汗喝欠慌惚蕙若简寂颉皋就时狷狭款塞令气麻案芒砀眄视指使恼丧篇第蒲合切削切忧碁会少女风尸禄素飡石英玻璃寿具顺从碎璧素习太老爷天泽题表听水响秃骭菀牧瓦枕屋里的无上乘香毬相忘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