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夷的意思、明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夷的解释

(1).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易·明夷》:“明夷,利艰贞。” 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京房 《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宋书·孝义传·龚颖》:“臣闻运缠明夷,则艰贞之节显;时属栋挠,则独立之操彰。” 唐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序:“ 仲尼 旅人, 文王 明夷,苟非其时,圣贤低眉。” 清 魏源 《定军山*********》诗:“明夷自正志,艰贞蒙大难。”

(2).指遭受艰难的贤人志士。 梁启超 《*********未来记》第三回:“我自伤心人不见,访明夷,别有英雄泪。”

(3).鸣鴺。叫着的鹈鹕。明,通“ 鸣 ”。《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 李镜池 通义:“明夷,借为鸣鴺。”一说,即鸣雉。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4).指太阳下山。《易·明夷》:“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 李镜池 通义:“明,指太阳。夷,灭。”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初若登天,光被俗表,末如入渊,明夷辉沦。”

(5).鸣弓。谓拉弓发射。《易·明夷》:“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李镜池 通义:“明夷,鸣弓。”

(6).大弓。《易·明夷》:“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李镜池 通义:“明夷,大弓。”

(7).东方之国,日出处。《易·明夷》:“ 箕子 之 明夷 。利贞。”参阅 李镜池 《周易通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经典引申义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一、字源与本义

二、核心经典义项(源自《周易》) "明夷"最著名且权威的释义源于儒家经典《周易》六十四卦之一的明夷卦(䷣):

  1. 卦象释义:卦象为离(火)下坤(地)上,象征太阳(火)沉入大地之下,光明被大地遮蔽,呈现"明入地中"之象。这直观地表达了光明受挫、贤者遭难的处境。(来源:《周易·明夷卦》)
  2. 哲学与人事寓意:
    • 贤者蒙难:象征有德才、光明正大的君子("明")遭受伤害、压制或处于逆境("夷")。《周易·彖传》阐释:"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意指内含文明之德,外行柔顺之道,以此度过大难,周文王的经历正是如此。(来源:《周易·彖传》)
    • 韬光养晦之道:此卦深刻揭示了在黑暗时期("夷")的处世智慧。它教导君子在光明被遮蔽时,应内守其明德("内文明"),外示以柔顺("外柔顺"),韬光养晦,隐忍待时,以保全自身并等待光明重现的时机。正如《周易·象传》所言:"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君子治理众人,当效法此道,外示韬晦而内守明德)。(来源:《周易·象传》)

三、引申与文学化用 基于《周易》的核心含义,"明夷"在后世文献与文学中常被引申或化用,指代:

总结 "明夷"一词,源于《周易》卦名,其权威释义核心在于:象征光明(贤明)被遮蔽、损伤的状态,特指有德君子身处黑暗逆境。 它不仅是描述一种现象,更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教导人们在晦暗之时,需内守文明之德,外行柔顺之道,韬光养晦以待天时。这一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哲学和人生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明夷”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六卦,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卦象与基本释义

二、历史与哲学意涵

  1. 贤者之难
    卦辞“利艰贞”强调在逆境中坚守正道,如周文王被囚、箕子装疯避祸的典故()。《汉书》等文献以此卦喻示“昏君在上,贤人不得志”的境遇()。
  2. 处世智慧
    《象传》提出“用晦而明”,主张在黑暗中收敛锋芒、外柔内刚,以智慧应对危机()。

三、延伸解释

四、现代启示

卦象提示黑暗与光明交替是自然规律,需在困境中保持信念,通过韬光养晦等待转机()。部分解读认为其警示意外灾祸,强调谨慎行事(,需注意此来源权威性较低)。


若需进一步了解卦爻辞解析或历史案例,可查阅《周易》原文及汉代郑玄、唐代孔颖达等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阿孃百榼苍劲陈红撤弃传催吹蛊橱簏道骨仙风倒栽祷祉砥砺琢磨丁氏粟东寻西觅杜宇发间放音机泛流飞书走檄扶危翼倾革世号啕河蚌哗疑警备金銮旧垒吉阳绝学沮谢口袋阵蜡刻姥爷历荚鹿野麦粞内工儗象攀染判审辟萃轻重失宜秋卷屈体热瓦甫三品商度牲石撕开琐贱唐人田兵通天眉瓮子吴耿响卜贤淑萧光虾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