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棉袍的意思、棉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棉袍的解释

絮了棉花的中式长衣。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譬如今天××先生穿了皮袍,我还只穿棉袍;××先生对于天寒的感觉比我灵。”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已经把眼镜摘下,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蓝布棉袍和青布深脸棉鞋都是从估衣铺买来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棉袍是传统中式服装的一种,指以棉布为面料、内絮棉花制成的长款外衣,具有保暖御寒的实用功能。其核心特征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1. 形制特点

    棉袍属“袍”类服饰,通常为交领右衽、连肩袖设计,衣长过膝,下摆宽大,前襟以盘扣系合。内层填充棉花,通过绗缝工艺固定填充物,确保保暖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絮了棉花的中式长衣”。

  2. 材质与工艺

    传统棉袍以棉织物为表里(如粗布、细布),填充天然棉花,部分高档款式会使用丝绸为面。缝制需经过铺棉、绗缝、拼接等多道工序,厚重且密实,是冬季常用服饰。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1. 社会功能

    明清至民国时期,棉袍广泛流行于各阶层,既是平民越冬的必备衣物,也是文人、商贾的日常着装。其厚实程度因地域气候差异而不同,北方常见加厚款式,南方则相对轻薄。

  2. 文化符号

    棉袍与长衫、马褂等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男性服饰体系,区别于丝绸长袍的礼仪性,棉袍更强调实用价值,反映农耕社会的服饰智慧。鲁迅小说中多次提及人物穿着“灰布棉袍”,成为民国市井形象的典型符号。

三、现代演变与相关概念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对传统袍服形制的考据)。
  4.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棉纺织技术与服饰应用章节)。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在线版本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学术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棉袍是一种传统中式御寒服饰,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多个来源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中间填充棉花、用布料缝制的长款外衣,主要用于冬季保暖御寒。结构上由左右两片布料拼接而成,属于中式传统服装的典型制式。

二、核心特征

  1. 材质与功能
    内层填充棉花,外层多为棉布或粗布,通过缝制工艺固定棉絮,具有较强保暖性。

  2. 穿着场景
    主要用于寒冷季节,常见于20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现多作为怀旧服饰或特定场合穿着。

  3. 别称与演变
    部分地区称为“棉袍子”,近代逐渐被羽绒服等现代冬装替代。

三、文化关联

文学作品中常作为时代符号出现,例如朱自清《背影》中“青布棉袍”的描写,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服饰特征。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若需完整释义可查阅《辞海》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柏夷亮父鹎鵊弊亏跛倚不招架藏龙卧虎阐绎插烧喘牛垂老雌絃带甲道神大晟府刁徒地头蛇方袍客分家析产符别附奉府国杆棘高邃贡公喜豪贼花姑娘黄发骄崇句曲亢池扣边旷败坤维老子长孙丽采僇尸霉气星佞谀轻纤亲疏勤恤区区惓惓趣走赛饮沙原赊券饰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淑圣鹈峯望紧王老危蹇窝鲁朵无拘无碍雾委线春享祭鲜晏邪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