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绵络的意思、绵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绵络的解释

亦作“緜络”。1.缠绕;网络。《楚辞·招魂》:“ 秦 篝 齐 缕, 郑 绵络些。” 王逸 注:“绵,缠也;络,缚也。”《汉书·扬雄传下》:“是以 宓牺氏 之作《易》也,緜络天地,经以八卦。”

(2).连续;连绵。《宋书·王微传》:“今有此书,非敢叨拟 中散 ,诚不能顾影负心,纯盗虚声,所以绵络累纸,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宋 叶适 《湖州胜赏楼记》:“特岭联亙,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 明 归有光 《史论序》:“先生自三五载籍,迄於 宋 亡,绵络千载,非止 有唐 一代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席号,上雨旁风,架搆绵络,藩篱其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绵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ián luò,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事物联系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状态,也可表示连续不断的样子。该词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绵绵冥冥,细细如发”,形容事物如发丝般细密交织,难以分辨头绪。


二、详细解释

  1. 缠绕;网络

    • 本义指丝线或网状物的交缠,如《楚辞·招魂》中“秦篝齐缕,郑绵络些”,王逸注“绵,缠也;络,缚也”。
    • 引申为抽象意义上的复杂关联,如《汉书·扬雄传》提到“緜络天地,经以八卦”,形容事物如八卦般广泛联结。
  2. 连续;连绵

    • 强调时间或空间上的延续性,如《宋书·王微传》中“绵络累纸”,表示文字连绵不断。
    • 也可描述自然景象的延展,如“山脉绵络不绝”。

三、使用场景


四、字义拆解


“绵络”兼具具象与抽象含义,既可描述实物的交缠状态,也可比喻复杂关系或连绵现象。其用法需结合语境,常见于文学或学术文本中。如需进一步溯源,可参考《庄子》《楚辞》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绵络

绵络(mián luò)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像丝绸一样柔软、连绵不断的样子。

绵(mián)是织物的质地柔软、有弹性的意思,和“丝巾”、“绢帕”等有关。

络(luò)则指纱线交错编织而成的细网状,引申为网络、联系等意思。

绵来源于古代的象形文字,字形为草坪旁的草。络则来源于旧时文字“罗”的异体字,“罗”的意思是用绳子编织的网,引申为交错、连绵的意思。

绵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綿絡」。

古代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由于字形演变,古代写法为「綿絡」。

绵络的一个例句是:“青山绿水,错综绵络,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话形容的是大自然中连绵不断的山川河流景象。

一些组词以及近义词包括:

绵延、连绵不断、错综复杂、联系、联络。

绵络的反义词是断裂、中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