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耄安稚嬉是由"耄安"与"稚嬉"组成的并列式成语,读音为mào ān zhì xī。该成语通过借代手法勾勒出理想的社会图景:"耄"原指八九十岁高龄者,《礼记·曲礼上》有"八十、九十曰耄"的记载;"安"取安定、康泰之意;"稚"指幼童,《谷梁传》载"羸豕孚蹢躅,此稚也";"嬉"即嬉戏游乐。四字合璧,形象描绘了老年群体生活安适、幼年群体无忧嬉戏的和谐景象,常被用于赞颂社会治理有序、民生富足的时代风貌。
该成语的构词法体现汉语"以简驭繁"的特征,通过年龄代称构建社会全貌的缩影。其语义内核可追溯至《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治国境界,后经语言演变形成固定表达。现代多用于政论文章或历史评述,如"观其治下,耄安稚嬉,诚盛世之象也"的表述方式,常见于对社会发展成就的文学化总结。
参考来源:
“耄安稚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维度解析:
指老年人和孩童都安乐无忧,常用来形容社会安定、老少和谐的生活状态。核心含义是“老幼皆得安宁与欢乐”()。
最早见于明代高启的《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撫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此句赞颂官员治理有方,使百姓安居乐业。
类似成语有“黄发垂髫”“含饴弄孙”,均侧重不同年龄层共享安乐。
报价表解毕备残民害物超人乘快臭椿筹饶楚三闾摧弦电报局断闭共奬弓仗观试观者如堵禾主后艰恍恍惚惚秽俗降乩坚韧不拔井室诳吓硱磈流金铄石鹿羹毛楂楂毛族马游龙目怆有天木上座捻转儿泥丸朴野浅闇乾尸迁刑轻肥芿荏人言可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散页善体下情神耸设修诗价嵩室素床损人利己粟裕陶家菊踏趿挑痧体重脱序土洋并举霄岫小灶[儿]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