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螺黛画过的双眉。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盈盈腰细,裛蔷薇春条暗飞,青丝髮半覆螺眉,唾窗绒高妆鸞髻。”
“螺眉”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用螺黛画过的双眉,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螺眉”中的“螺”指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古代常用于女子画眉),“眉”即眉毛。合起来表示用螺黛修饰过的双眉,形容女子眉形精致、颜色青黑,具有古典美感。
文学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戏曲家陈汝元的《金莲记·湖赏》,原文描写女子妆容时提到:“青丝髮半覆螺眉,唾窗绒高妆鸞髻”,通过“螺眉”与“鸾髻”的搭配,展现人物仪态之美。
文化背景
螺黛在唐宋时期盛行,因原料珍贵(传为海螺化石制成),螺眉常象征身份高贵或妆容考究。这一意象也反映了古代审美中对纤细、工整眉形的推崇。
“螺眉”是古代文学中形容女子画眉的词汇,兼具实用描写与审美意象,多见于诗词戏曲中。如需进一步了解螺黛的工艺或相关文学作品,可参考《金莲记》原文及古代妆容研究资料。
《螺眉》是指螺旋形的眉毛,形状如同螺旋壳一样。这种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眉毛弯曲的特征。
《螺眉》的部首是虍(虎的部首),总共有9个笔画。
《螺眉》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螽斯》这首古代诗歌中:“螽斯夜哭,螺丝动,心之忧矣。”其中,“螺丝动”指的就是眉毛蜷曲的样子,后来形容女子眉毛美丽的特征。
《螺眉》的繁体字为「螺眉」,字形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体形态经历过多次演变。按照《说文解字》的记载,在古汉字写法中,“螺眉”分别写作「螺眉」と「螺眉偏」。
1. 姑娘的螺眉弯弯的,看起来非常迷人。
2. 她眼神深邃,螺眉高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拼音:luó xuán
意思:形容呈圆形螺旋状的
例句:螺旋形的楼梯一直延伸到最高楼层。
拼音:méi máo
意思:位于眼睛上方的细毛,具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例句:她的浓密眉毛给她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曲眉、卷眉、弯眉
直眉、挺眉、横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