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胪举的意思、胪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胪举的解释

列举。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承命析其原委,姑臚举其不同者言之,不敢稍涉武断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若蒙採择,更当臚举,伏惟裁察。” 许杰 《假使鲁迅今天还活着》:“问题可正多着呢,我们且不再胪举了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胪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ú jǔ,其核心含义为列举,常用于较为正式的书面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 出处与经典用例
    该词可见于清代至近现代文献,例如:

    • 清·姚衡在《寒秀草堂笔记》中写道:“承命析其原委,姑胪举其不同者言之”,意指根据要求详细分析并列举差异。
    • 梁启超在书信中提到:“若蒙采择,更当胪举”,表达若对方采纳意见,将进一步列举说明。
    • 现代作家许杰也曾使用:“问题可正多着呢,我们且不再胪举了吧”,表示不再一一列举问题。
  2. 语境与用法
    多用于学术讨论、历史考据或正式论述中,强调逻辑性和全面性。例如:“胪举史料以佐证观点”“胪举条目以便核查”。


相关成语

文献中未明确提及与“胪举”直接关联的成语,但与其语义相近的词汇包括“罗列”“枚举”“陈述” 等。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学术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胪举的意思

胪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举起、抬起。它可以用于形容抬起物体或举行仪式时的动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胪举的部首是月,笔画数是8。

来源

胪举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地官书》中。在古代中国,胪举是指官员们抬起礼器、供品或者神像的动作,用来表达对神灵或者贵宾的敬意。

繁体

胪举的繁体字是臚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胪举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中多用到象形、指事和会意等字形构造。

例句

1. 他胪举起了重重的礼器,向神明行礼。

2. 大家齐心协力,胪举起了那座巨大的雕像。

组词

胪举的相关词语有:

- 胪举礼:指抬起礼器进行的仪式动作。

- 胪举供品:指抬起祭祀或供奉的物品。

- 胪举仪式:指进行胪举动作的礼仪程序。

近义词和反义词

胪举的近义词是举起,反义词是放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