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谨书的意思、谨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谨书的解释

敬书。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应璩 白。” 唐 权德舆 《再从叔故京兆府咸阳县丞府君墓志铭并序》:“谨书官次,以纳幽穸。” 宋 韩元吉 《书<许昌唱和集>后》:“ 淳熙 二年九月,具位 韩某 谨书。” 清 焦循 《书谢少宰遗事》:“其遗事仅著於 扬州 者,或未徧知,谨书以附诸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谨书”是汉语中具有特定语境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和用法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谨”的释义

    “谨”本义指慎重、恭敬的态度,《说文解字》释为“慎也”,如《礼记·曲礼》中“谨于言而慎于行”即强调言行审慎。在“谨书”中,“谨”延伸为对书写行为的郑重态度。

  2. “书”的双重含义

    “书”既可作动词指书写(如《墨子·尚贤》中“书之竹帛”),也可作名词指文书、书信(如《左传》中“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在“谨书”中,“书”根据语境兼具动作与成品的双重属性。

二、实际用法

  1. 作为动词短语

    表示以恭敬的态度书写,常见于古代书信或公文落款。例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写道:“凡奏疏结尾,必以‘臣某谨书’示敬。”

  2. 作为名词性词组

    指代格式严谨的正式文书,如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记载:“官府往来文牍,谓之谨书,取其不逾礼制。”

三、现代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学术文献、法律文书等正式场合,如考古报告中对文物铭文的描述标注“拓片谨书于甲子年”,体现记录过程的严谨性。在传统书法创作中,落款使用“某某谨书”仍为常见礼仪。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03页;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礼部卷。

网络扩展解释

“谨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恭敬地书写,常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表达对书写内容的重视和尊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 谨:表示慎重、小心,带有恭敬的态度。
    • 书:指书写、记录或信件。
      组合后,“谨书”即以恭敬的态度书写,常见于题跋、信函、碑文等正式文本的落款中。
  2. 同义词
    与“敬书”“拜书”等类似,均体现书写者的谦逊与庄重。


二、用法与语境

  1.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 汉代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中曾用“谨书”表达对收信人的敬意。
    • 唐代权德舆在墓志铭中写道“谨书官次,以纳幽穸”,意为恭敬记录逝者生平。
  2. 现代场景

    • 书法题款:如作品末尾署名“某某谨书”,体现对艺术的尊重。
    • 正式文书:用于公函、证书等严肃文本的结尾,增强权威性。

三、扩展知识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书法应用,可参考古籍或书法题跋实例。

别人正在浏览...

边邦辨驳参阅草奠长基陈谏吃食传讽纯谨倅廨弹拍祷祉大踏步點破东诸侯队率犯性返炤佛眼相看梗介公牒官秤广疮关键过堂翬锦戒晨静姝墐泥进扫局笮阬岸刻丝浪死连宫六艺经传龙威燕颔络车密举冥想溺志徘徊不定铺眉搧眼桥星嘁测碁石取境少谴省役薄赋审问世道人情素浄窣静窴窴通才练识同貌巫阳小农经济遐鹜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