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宋史·刘一止传》:“﹝ 刘一止 ﹞迁给事中……居琐闥百餘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繫外廷利害,而 范祖禹 、 丰稷 、 文及甫 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 希纯 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
“缴奏”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职的特定职能,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含义
指给事中(古代官职)行使职权时,对皇帝发布的制敕或臣子提交的章奏进行审核。若发现内容有违失或错误,可予以驳正并封还,即拒绝通过。
职能与作用
作为监察制度的一部分,“缴奏”体现了对皇权与行政的监督。例如《宋史·刘一止传》记载,刘一止任给事中时频繁“缴奏”,导致当权者忌惮,说明其职能具有制衡作用。
历史实例
宋代哲宗时期,因宫廷人事调动引发争议,范祖禹等官员通过“缴奏”反对,皇帝对此表示不满,侧面反映这一机制对皇权决策的干预。
词源与演变
字面由“缴”(提交/驳回)和“奏”(呈报)组成,原指封还章奏的行为,后专指给事中的职责。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制度背景,可参考《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料来源。
缴奏(jiǎo zòu)一词是指向上级或主管部门交付报告、陈述或演奏等事项。它是一种行为动词,常出现在公文、官方文件或艺术表演等场合。
缴(jiǎo)是由“纟”和“交”组成,其中“纟”是由左右相同的线条首尾相接组成的,表示物品捆绑、绑扎的意思;“交”表示相互通讯、交流。
奏(zòu)是由“卩”和“由”组成,其中“卩”是印章的意思,表示正式报告或文件;“由”表示由下向上的动作。
“缴奏”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文书的行文规范。古代官员或文人在向上级呈报文件时,需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写好文字内容,并附上对上级的详细报告或陈述。由于这种文书是以捆扎在一起的方式呈递上去,因此就形成了“缴奏”的说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缴奏”为例,如果从古文字角度来看,其写法为“糹交寸从”,分别由纟、交、寸、从四个部分组成。
缴奏的繁体字为「繳奏」。
1. 请您及时将这份报告缴奏给行政部门。
2. 音乐家们正在缴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缴纳、缴费、缴扣、缴税、缴械
上交、呈交、提交、递交
领奏、接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