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乱病的俗称。中医指不吐不泻而有剧烈腹痛者。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干霍乱》:“乾霍乱,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俗名绞肠痧,不急救即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近来外面闹绞肠痧闹得利害呢,你倒是给他点痧药也罢了。”
绞肠痧是中医术语,指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症,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定义与别称 绞肠痧又称“干霍乱”“盘肠痧”,中医认为属痧证范畴,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心腹绞痛,伴随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的症状。现代医学多将其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或霍乱等疾病关联。
二、典型症状
三、病因与病机 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洁、秽浊之气闭塞肠胃,或胃气虚损导致气血阻滞。现代医学则强调细菌感染(如霍乱弧菌)或肠道机械性梗阻等因素。
四、传统疗法
提示:该病属急症,若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传统疗法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绞肠痧是指一种急性传染病,也称为百日咳。它主要表现为呛咳、呼吸困难和长时间持续的咳嗽。该病因一种细菌所致,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绞肠痧的部首是纟(纟是“绞”的偏旁部首)和月(月是“肠”的偏旁部首)。笔画数分别为纟-3、月-6、肠-7
绞肠痧这个词来源于中医,最早用于描述一种由肠道问题引起的疼痛的症状。而在繁体字中,绞肠痧的写法为絞腸痧。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绞肠痧在古代的写法为糾腸痧。
她因患上绞肠痧,咳嗽持续数周。
组词:防治、疫苗、咳嗽
近义词:百日咳、百日咳疾病
反义词:健康、正常咳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