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vinciate] 给…以一个省的地位
海南于**建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建省汉语 快速查询。
“建省”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在国家行政区划调整中设立新的省级行政单位。以下是综合各来源的详细解释:
“建省”由“建”(建立)和“省”(行政区域单位)组成,指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将某地区升级为省级行政区,或对原有行政区划进行重组后设立新省份。其核心目的是优化行政管理、促进地区发展或巩固国家统一。
元朝行省制度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雏形始于元朝(1271年),如四川、云南等地最早设立行省,取代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贵州建省(1413年)
明朝为平息“两思之争”,撤销土司制度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成为首个独立行省,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新疆建省(1884年)
清朝为应对边疆危机设立新疆省,强化中央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海南建省(1988年)
改革开放后,海南从广东省划出并升级为省级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开放试验区。
“建省”不同于普通行政区划调整,通常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略考量。例如,海南建省前经历了多次政策松绑和计划单列过程。
《建省》是一个汉语词汇,多用于中国行政区划领域,指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将一个区域提升为省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省级政府,拥有更高的自治权和行政权力。
《建省》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建”字的部首是“廴”,表示“延伸”的意思,而“省”字的部首是“目”,表示“眼睛”的意思。整个词汇的总笔画为13画。
《建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古代中国一直采用封建制度,地方分割为不同的州、郡、县等行政区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统一,一些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地方实体,需要提升为更高级的行政单位。于是,在古代中国建立省级行政单位的过程中,诞生了“建省”这个术语。
《建省》的繁体字为「建省」,仍然保持了部首和笔画的结构。繁体字在一些地区(如台湾、香港)仍然被使用。
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一些字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不同。在古代写作《建省》时,可能会采用以前的一些写法。然而,考虑到《建省》这个词出现较晚且并没有特定古时候的写法规范,因此没有特定的古代写法可供参考。
1.政府计划在明年建省,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2.国家政策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逐渐崛起为一个重要的建省候选地。
1. 建设:指进行规划和实施以提升、发展或改善某一区域、系统或组织的行动。
2. 省级:指在行政区划上处于省级单位的地区或组织。
3. 建立:指创建、设立新的事物或组织。
近义词:设省、升省、扩省。
反义词:撤省、划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