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鼻露而向上。《尔雅·释兽》:“蜼,卬鼻而长尾。” 郭璞 注:“鼻露向上。”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其为人……卬鼻结喉。”
“卬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卬鼻”字面指“鼻露而向上”的形态特征,即鼻子向上翘起或外露的状态。这一解释源自古代文献,如《尔雅·释兽》提到“蜼(一种长尾猿猴)卬鼻而长尾”,郭璞注“鼻露向上”。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卬鼻”可引申为“傲慢自大”的态度,比喻人抬起鼻子、目中无人的神态。但这一用法未见于经典文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尔雅》《列女传》等原始文献,或结合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验证不同释义的适用范围。
卬鼻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抬起鼻子,指昂首挺胸的态度。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和鼻,笔画数为12画。
《卬鼻》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定公四年》:“犹桀跖之卬鼻而笑之邪。”这里用来形容对人的嘲笑和挑衅。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一种傲慢自大,不屈不挠的态度。
繁体字中的“卬鼻”保持一样的写法,没有特别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一些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卬鼻》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特别的变化。
1. 尽管面对困难,他却始终卬鼻高昂,永不放弃。
2. 他以一种卬鼻的姿态面对挑战,展现出了他的坚定和勇气。
卬首、卬眉、卬头
高傲、傲慢、自豪
低头、谦卑、逆来顺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