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几案才的意思、几案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几案才的解释

处理公文的才能。《魏书·阳平王拓跋熙传》:“ 庆遵 弟 庆智 ,美容貌,有几案才。”《魏书·李遐传》:“子 遐 ,字 智远 ,有几案才。起家司空行参军,袭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几案才”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可从字面和典故两个层面理解:

一、字面释义

二、典故释义(核心含义) “几案才”作为固定说法,特指三国时期魏国名臣阮瑀(阮元瑜)所展现出的卓越文书写作才能。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阮瑀传》及裴松之注引《典略》:

“太祖(曹操)尝使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

这段记载描述阮瑀才思敏捷,能在马上(行军途中)迅速起草给韩遂的书信,且文辞精准到位,连曹操看后都觉得无法增减一字。这种快速、准确、高质量地起草公文的卓越能力,就被称为“几案才”。它超越了普通的文书处理技能,特指在政务文书写作方面具有倚马可待、文不加点的杰出才华。

总结 “几案才”专指像阮瑀那样,在起草公文、处理案牍方面具有非凡的、近乎完美的文思与写作才能。它强调的不仅是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更侧重于在紧急或重要场合下,能迅速、精准、高质量地完成官方文书写作的卓越禀赋。这个词带有典故色彩,常用于形容历史上或现实中具有类似杰出文书才能的人。

参考来源:

  1.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阮瑀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 记载阮瑀生平及才能的基础史料。
  2.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典略》(中华书局点校本) - 提供了“马上具草”这一体现“几案才”的具体典故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

“几案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指处理公文的才能,强调在文书工作或行政事务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其中“几案”原指古代办公用的桌案,象征文书处理场景;“才”则指才能。

2.词源与历史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魏书》,如《魏书·阳平王拓跋熙传》提到“庆智美容貌,有几案才”,《魏书·李遐传》记载李遐“起家司空行参军,袭爵,有几案才”。说明古代多用于形容官员或文职人员的行政能力。

3.使用场景

4.延伸理解

“几案”作为古代文房用具,象征学识与实务结合的能力,因此“几案才”不仅限于公文处理,也可引申为综合性的管理才能。

该词强调实务性才华,尤其适用于行政、文书领域,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适用性。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魏书》相关记载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住奥邃边词不惑草灰漕司槎蘖赐福聪鉴脞冗粗诵地涩黩昏枌榆松楸告求高曾公奉蒿径呵噭候者花钿圜门缄唇简赅浆米酒郊吊憍慢吉丁急客计时絶种勘同利适癧疡风马蓝头满盈磨究谋府懦词怪说抛射迫厄牵罣峤鬟麒麟书青黄七事儿人闲深求视如寇仇顺机説不上去赎铜四胡特拜天球仪厅子顽素尾击蜗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