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口湖的意思、火口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口湖的解释

火山口洼地中积水而成的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口湖,又称火山口湖,是指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内积水形成的湖泊。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火口湖是火山地貌的典型产物,特指火山喷发后期,岩浆房空虚导致火山锥顶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破火山口),后经降水或地下水汇集而成的封闭湖泊。其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深度较大,湖岸陡峭。

二、形成机制

  1. 火山活动阶段:强烈喷发耗尽岩浆,火山锥因支撑力减弱而塌陷,形成巨大凹陷。
  2. 积水成湖阶段:凹陷区通过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或地下泉水长期蓄积,最终形成湖泊。此类湖泊通常无地表径流出口,主要依赖蒸发平衡水量。

三、典型特征

四、著名实例

  1. 中国长白山天池:中朝界湖,亚洲最大火口湖,形成于公元946年火山喷发后。
  2. 美国俄勒冈州火山口湖:全球最深的火口湖之一(深度594米),湖水湛蓝纯净。
  3. 菲律宾塔尔火山湖:湖内嵌套活火山锥,为罕见“湖中火山”景观。

参考资料:

  1.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地质学会火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火山与火山资源》. 地质出版社, 2018.
  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长白山火山地质研究》. 2020.
  4. Global Volcanism Progra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Volcanic Lakes Database.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火口湖是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种特殊湖泊,其定义和特征可概括如下:

一、定义 火口湖又称火山口湖,指火山喷发后因喷火口塌陷形成的漏斗状洼地,经积水后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通常位于火山锥顶部,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二、形成过程

  1. 火山喷发:岩浆喷发后,地下岩浆房空虚。
  2. 塌陷形成洼地:火山口周围岩层失去支撑,塌陷成漏斗状洼地。
  3. 积水成湖:通过降水、地下水或冰雪融水逐渐蓄积形成湖泊。

三、典型特征

四、著名实例 全球典型火口湖包括美国俄勒冈州火山口湖(Crater Lake)、菲律宾塔尔湖等。中国长白山天池是亚洲最著名的火口湖之一,形成于公元946年的大规模喷发后。

(注:如需了解具体湖泊数据或更多案例,可参考地质学专业文献或权威地理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采气参校巉空吃干饭弛高骛远迟晦斥蠖出阁楚严鼓刺股悬梁丹黄道里祷文额尔方辇凤头怪里怪气顾家涵空建瓴咭咶鸡距悸栗饥疠迳直浸漉窭艰倨拘来料加工穭豆乐颤颤灵金厉山氏没可奈何渺漭摩天楼脑后账佞佛棿拟偏闇破家丧产婆兰骑鲸李青鬒邱螾啓寤入目时范豕虎传讹势倾朝野失失慌慌痛诋退弱文骨咸淡缃轴纤形霄壤之殊笑涡辖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