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户。《文选·左思<吴都赋>》:“閽闥譎诡,异出奇名。” 李周翰 注:“言门户譎诡而奇异也。”《清史稿·世祖纪二》:“ 唐 、 虞 、 夏 、 商 未用寺人,至 周 仅具其职,司閽闥洒扫、给令而已。”
“阍闼”是一个文言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阍(hūn)
闼(tà)
“阍闼”合称时,特指宫禁中的小门,常用于形容宫廷内部的门户,例如:
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古代汉语词典》。
阍闼(hūn tà)指的是古代用于封闭门户或拦截行人的门或屏障。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门、阻拦等含义。
阍字的部首是门,笔画数为8;闼字的部首是门,笔画数为13。组成阍闼的基本字是闼,阍是从类似“门”的部首门开始,右边是“半夜”表示声音,闼是从部首门开始,右边是“多”,表示容纳门户。
阍闼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翩翩者华》中。作为门的一种形式,阍闼在古代非常常见,常用于封闭要塞、行宫等地的门户。该词在繁体字中写作閽闥。
在古代,阍闼的写法略有不同。阍的上部在旧时写法中常写成“个”字,而闼的写法削去了常用的“门”部分,写作“多夔”。
1. 民众已经聚集在阍闼之外,等候着皇帝出现。
2. 军事要地加强了安保,重要通道都设有阍闼进行把守。
阍闼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多个词语:
1. 阍闼守卫:指负责阍闼门户的保卫工作。
2. 阍闼大夫:指负责阍闼屏障管理、维护秩序的官员。
3. 阍闼之世:指古代一个非常封闭保守的时代。
近义词:封门、闭门、拦路、栅栏
反义词:敞开、通行、开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