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date of a meeting;time fixed for a conference]∶开会的日期
(2) [the duration of a meeting]∶会议的持续时间
(1).会盟的日期。《左传·隐公八年》:“ 齐侯 将平 宋 卫 ,有会期。” 杨伯峻 注:“即下文四月会於 温 ,盟於 瓦屋 之期。”
(2).相会于预定日期。《战国策·魏策一》:“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鲍彪 注:“昔与之期,今往会之。”
(3).会议的日期。 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全 浙 幅员,虽非寥廓, 温 处 等州,则亦距省千里。若预刻会期,徒滋繁扰。拟以暇时聚集,赴省者会於省,赴郡者会於郡,声气既通,亦免跋涉。”
“会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与会议或活动相关的时间安排。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会议召开的日期
指会议或活动具体开始的日期。例如:“会期定在九月一日”。这一含义强调时间点的确定,常见于正式通知或日程安排中。
会议的持续时间
指会议从开始到结束的总天数。例如:“本次会期三天”。此用法多用于说明活动时长,帮助参与者规划行程。
“会期”一词兼具时间点与时段的双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法或现代实例,可参考《左传》等典籍或权威词典。
《会期》一词是指某个会议、展览或活动的持续时间。它包括了开始和结束时间之间的整个时段。
《会期》这个词的部首是“人”和“月”,根据部首的组成可以将它拆分成分别有2个和4个笔画。
《会期》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在《尔雅》一书中有记载,意为例会的期限。
《会期》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會期」。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会期》在古代的写法为「會期」。
1. 本次展览的会期从明天开始,将持续一个月。
2. 新一届政府的首次会议会期确定为三天。
会期间、会期延长、会期调整、会期安排
会议期限、活动时间、展览持续时间
会期之外、非会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