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生平与思想:
黄宗羲生于书香世家,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名士,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害。他青年时期曾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仕清,隐居著述,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其思想被后世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民主理念对清末维新派及近代思想家产生深远影响。国际学界亦关注其思想的世界性价值,尤其是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改革启示。
参考来源:以上内容综合自网页、、、、、、。
《黄宗羲》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词,由“黄”、“宗”、“羲”三个字组成。
“黄”字的部首是“⺤”,它有11个笔画;“宗”字的部首是“宀”,它有8个笔画;“羲”字的部首是“⺾”,它有13个笔画。
《黄宗羲》这个词主要指的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1610年—1695年)。他对古代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历史、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宗羲》的繁体字为《黃宗羲》。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但就《黄宗羲》这个词而言,它的字形在古代并无太大变化。
1. 《黄宗羲的著作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学习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
组词中含有《黄宗羲》的词语有:
1. 黄色:形容颜色为黄色。
2. 宗派:指某个宗教或学派下的分支。
3. 羲皇:是古代帝王封号之一,也指黄帝。
与《黄宗羲》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黄帝: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传说中的帝王,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2. 孔子:古代中国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 荀子:古代中国哲学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之一。
与《黄宗羲》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君子:儒家伦理观念中的人格理想,指品德高尚的人。
2. 小人:指品德低下、为人卑鄙的人。
3. 愚人:指智商较低、缺乏理性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