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宗羲的意思、黄宗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宗羲的解释

黄宗羲(1610-1695) :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清兵南下,他坚持武装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天文、算术、经学及史学都有研究。作《明夷待访录》,揭露君主专制。著《明儒学案》,为中国最早的有系统的学术史专著。著作还有《宋元学案》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思想体系与学术贡献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后世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

  1. 政治批判与民主启蒙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以“学校议政”限制君权,强调“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被视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

  2. 经世致用的学术观

    他倡导“经术所以经世”的实学理念,反对空谈性理的理学末流,主张学问应服务于社会现实。其史学著作《明儒学案》开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编纂体例,系统梳理明代儒学流派。

  3. 经济与社会改革

    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打破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强调发展工商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在《破邪论》中批判封建迷信,主张社会风俗改革。

历史影响与评价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对清末维新派及近代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梁启超评价其学说“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清代学术概论》)。现代学者将其视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理念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形成跨时空呼应。

网络扩展解释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生平与思想:

一、生平与气节

黄宗羲生于书香世家,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名士,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害。他青年时期曾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仕清,隐居著述,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二、思想贡献

  1. 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在《明夷待访录》中批判君主集权,主张限制君权,强调“学校议政”的民主理念。
  2. 经世致用
    倡导实学,将财赋、边防、教育等纳入“实用之学”,主张学术应服务于社会治理。
  3. 社会批判
    抨击士大夫阶层腐败,主张“民为贵”,呼吁政策应保障民生福祉。

三、学术成就

四、历史影响

其思想被后世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民主理念对清末维新派及近代思想家产生深远影响。国际学界亦关注其思想的世界性价值,尤其是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改革启示。


参考来源:以上内容综合自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安堵乐业百星不如一月班输弊末不甚长头儿铲削戳不住赐庆呆愣黨性都纲反跌讽辞風雨漂摇凤姿负谴骨殖匣海外奇谈黑煞回笼获免江苏浇浅羁管肌觉禁耐爵穴刊落科简棂槛麟瑞毛氄幕席齧齧宁处匏簧堡团签订汽机奇节茕然嬗娟赡恤沈香诗力首揆双铧犁水滴石穿水警讼地宿弊台览添房帷笫文绘诬系香积饭小额欣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