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泓渟的意思、泓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泓渟的解释

(1).水深貌。 唐 柳宗元 《永州万石亭记》:“刳闢朽壤,翦焚榛薉,决澮沟,导伏流,散为疎林,洄为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効奇於兹地,非人力也。”

(2).比喻思想深邃。 明 方孝孺 《贮清轩记》:“存乎方寸之间,使得乎天者,泓渟洞澈,可以酬酢万物而不为物所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泓渟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泓”与“渟”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水深而平静积聚的状态,常用于描绘自然水体或引申形容深沉宁静的意境。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水深积聚貌

    指水流深广且停滞不聚的状态。《汉语大词典》释为:“水深貌,水积聚不流。” 如清代黄景仁《舟中望九华》诗:“曲渚回汀一望通,泓渟百顷磨青铜” ,以“泓渟”形容水面开阔平静如镜。

    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引申为沉静深邃

    超越自然景观,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或氛围的深沉宁静。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载:“竹石幽秀,池水泓渟” ,既写池水之静,亦烘托园林幽寂之境。


二、引申义与文学意象

  1. 声学范畴的“静水流深”

    古文献中偶见以“泓渟”比喻声音浑厚悠远。如唐代李贺《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虽未直用“泓渟”,但后世注家常以类似意象解读水声的深邃感 。

    来源:《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华书局。

  2. 哲学与美学中的静穆感

    宋代文人推崇“泓渟”为精神境界的投射。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景,被评家视为“泓渟”美学的典型体现——以静制动、以虚涵实 。


三、应用场景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
  4. 《全唐诗语词通释》,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

(注:因古籍原文在线公开资源有限,部分释义未提供直接链接,但标注来源文献可于权威出版社官网或学术数据库核查。)

网络扩展解释

“泓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óng tíng,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
    指水深而静止的状态,常用于描绘自然水域的深邃宁静。例如柳宗元在《永州万石亭记》中用“寥廓泓渟”形容清池的深邃()。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思想、境界的深邃与深沉。明代方孝孺《贮清轩记》中以“泓渟洞澈”比喻人心澄明且思想深刻()。


二、词语构成


三、文献与用法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文献引述(如、3)。

别人正在浏览...

案奉揞揜遨嬉汴梁逋遁不足惜采召惨不忍闻参看扯空砑光惩警从祖祖母丹鹊都君子堵塞发绀放迹烦神飞牒飞飏風檐佛粥顾勋鹤发痕窍交卷既乃金刀进牍救荒立人达人六爻挛弱冥目曩体欠条酋领乳糜润溽桑枢瓮牖少甚么慑惧升廕侍读学士实牢世祀甩手掌柜素淡抬头纹啕气天网恢恢投霓涂抹惟谷五供养祫禘先媪先次鮝货謏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