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歌名。 春秋 赵 女娟 所作。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津女娟》:“﹝ 女娟 ﹞遂与渡中流,为 简子 发《河激》之歌。”《宋书·乐志四》:“ 简子 南渡 河 ,津吏废舟船。执法将加刑, 女娟 拥櫂前……《河激》奏中流, 简子 知其贤。归娉为夫人,荣宠超后先。” 元 陈樵 《月庭赋》:“按翘袖之艳6*舞,徵《河激》之名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河激汉语 快速查询。
“河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hé jī,其核心含义指春秋时期赵女娟所作的一首古歌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据《列女传·赵津女娟》记载,赵简子南渡黄河时,因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吏)未能备好船只,欲治其罪。赵女娟为父求情,并即兴唱诵《河激》之歌,最终打动了赵简子。此歌后来被收录于《宋书·乐志》等文献,成为彰显才智与孝道的典故。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原文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列女传》《宋书》等古籍记载。
《河激》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河流猛烈冲击、奔腾的状态。它描述了河水湍急冲刷的景象。
《河激》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部首:水(shui3)
笔画:河(3画),激(16画)
《河激》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河水的湍急冲击被视为自然界的力量象征。
《河激》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依然是「河激」,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古时候,「河激」这个词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但仍保留了相似的意思。例如,在《说文解字》中,「河激」的写法是「河激駭流水抃」,形状更加复杂,但含义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河激》这个词的例句:
组词:河流、河水、河岸、激流
近义词:激烈、湍急、奔腾
反义词:平缓、静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