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色敞亮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渐臺立於中央,赫昈昈以弘敞。” 张铣 注:“言此臺赤文赫然而又高敞。” 宋 宋祁 《圆丘赋》:“屹圆坛,赫昈昈,大盘盘兮。”
“赫昈昈”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该词形容赤色敞亮、光彩耀眼的景象或事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建筑、自然光效或辉煌气势。例如《西京赋》中“赫昈昈以弘敞”形容高台赤色明亮的宏伟景象,宋祁《圆丘赋》中则用其表现祭坛的壮丽。
主要见于古代赋体文学,如张衡《西京赋》、宋祁《圆丘赋》,现代使用较少,属生僻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典或《西京赋》原文。
赫昈昈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明亮、炽烈、鲜艳的样子。形容光彩灿烂,耀眼夺目。
赫(火火,10画)昈(日彳,8画)昈(日彳,8画)
赫昈昈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可以追溯到秦朝。在古代,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太阳正午时分的光芒耀眼的景象。
繁体字形为赫曦曦。
古代汉字写法中,赫昈昈的字形略有不同。具体写法是赫(火火,10画)曦(日曦,9画)。
1. 天空中的太阳赫昈昈,使我无法直视。
2. 她穿着一件赫昈昈的红色礼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赫昈昈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赫昈昈照:形容阳光明亮耀眼的情景。
2. 赫昈昈照耀:形容光芒照耀得十分明亮。
3. 赫昈昈的火光:形容火焰明亮炽烈。
1. 鲜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2. 炽烈:形容光亮、火焰等非常明亮、炎热。
3. 光辉:形容光芒耀眼。
1. 黯淡:指色彩暗淡、不明亮。
2. 昏暗:形容光线暗淡。
3. 灰暗:指颜色灰色或暗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