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京猿人的意思、北京猿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京猿人的解释

[Peking Man;Pekinger;people from Beijing]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一种猿人,大约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又称“北京人”

详细解释

又称北京人。 中国 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化石在1929年发现于 北京 周口店 龙骨山 山洞,是世界著名的猿人化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北京猿人(学名:Homo erectus pekinensis)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地区的直立人,属于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阶段。以下是关于该词条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发现

北京猿人又称“北京直立人”,其化石最早于1921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被发现。1929年,考古学家裴文中首次发掘出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世界,成为研究人类起源的关键证据。


二、生活年代与地点

根据考古研究,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主要栖息于周口店地区的天然洞穴中。该遗址的堆积层厚达40米,包含丰富的化石和石器遗存。


三、主要特征

  1. 体质特征:北京猿人兼具猿类和现代人类的特点,如眉骨突出、前额低平,但已能直立行走,脑容量约为现代人的75%;
  2. 工具使用:以打制石器为主,包括刮削器、砍砸器等,采用砸击法制作两极石片,体现较高的劳动能力;
  3. 火的使用:遗址中发现厚达6米的灰烬层,表明他们已掌握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用于取暖、驱兽和烹饪。

四、文化与历史意义

  1. 进化地位: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阶段,填补了从南方古猿到智人的进化空白,佐证了东亚地区的人类连续性演化;
  2. 社会性证据:群体协作的迹象(如集体狩猎)和简单的社会组织,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社会化生存模式;
  3. 考古价值:周口店遗址是迄今全球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未解之谜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在1941年因战乱遗失,至今下落不明,成为考古界的重大遗憾。此外,其灭绝原因仍存在争议,可能与气候变化或物种竞争有关。


北京猿人是人类进化史的关键一环,其发现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人类的生存智慧,也为研究全球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若需更深入信息,可查阅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资料或相关学术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北京猿人》这个词是指在北京发现的一种古代人类化石,也被称为“北京人”。 拆分部首: 北(北方) + 京(京津冀) + 猿(猿猴) + 人(人类) 笔画: 北(5画) + 京(8画) + 猿(12画) + 人(2画) 这个词来源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出土于北京周口店遗址。由于这些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使得“北京猿人”成为著名的考古学术语。 繁体字:“北京猿人”的繁体字为「北京猿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将“北京猿人”用更为复杂的字形写作「北亰猴人」。 例句:科学家们通过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结论。 组词:北京、人类、猿猴、化石 近义词:北京人 反义词:非人形猿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