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长满杂草的小路。 宋 范成大 《元夜忆群从》诗:“愁里仍蒿径,閒中更蓽门。”
“蒿径”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指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常用于形容人迹罕至、荒凉幽僻的路径。该词由“蒿”(一种草本植物,多指杂草)和“径”(小路)组成,字面意义与意境结合,多出现在古典诗词中,表达孤寂或自然之景。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元夜忆群从》中写道:“愁里仍蒿径,閒中更蓽门。”此句以“蒿径”描绘了愁绪中荒芜的小路,衬托出萧索的心境。
“蒿径”常被用于营造寂寥、隐逸或衰败的意象,例如: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学或诗词赏析中。如需更完整的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诗词集。
《蒿径》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用蒿草铺成的小路,通常位于田间地头。
《蒿径》由“艹”和“径”两个部分组成。艹是表示植物的部首,径是表示道路的部首。
《蒿径》共有10个笔画,其中“艹”部3个笔画,“径”部7个笔画。
《蒿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庄子·秋水》篇中有“独往独来,或东或西,闲如也。途见蒿径。”的描述,意为独自在东西之间往来游荡,脚下只有蒿草铺成的小径。
繁体字中,蒿径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记载,古时候蒿径的写法为「蒿逑」。
1. 他沿着蒿径走去,心情变得宁静起来。
2. 晚上,蒿径上的蛙鸣格外清脆动人。
3. 农民们经过蒿径回家,背上背着一捆捆丰收的稻谷。
1. 蒿草:指的是一种生长在田间地头的草本植物。
2. 田径:指用于田地耕作的道路。
3. 林径:指林中的小路。
4. 游径:指供游人漫步的小径。
1. 草径:指由草坪或杂草组成的小路。
2. 石径:指由铺设石板而成的小径。
3. 小路:泛指不宽的道路。
大道:指宽阔、主要的道路。
大路:指宽阔的主干道。
主干道:指衔接城市主要部分的重要道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