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弛的意思、敛弛的详细解释
敛弛的解释
赋敛与施惠。《周礼·天官·小宰》:“敛弛之联事。” 郑玄 注:“ 杜子春 弛读为施。”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曰:“弛舍与赋敛意义不伦,无由并举,当以读施为是。敛者聚也,施者散也。或先施而后敛,或先敛而后施。”
词语分解
- 敛的解释 敛 (斂) ǎ 收拢,聚集: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 征收:横征暴敛。 收束,约束:敛迹。敛手(.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拱手,表示恭敬)
- 弛的解释 弛 í 放松,松懈,解除:松弛。废弛。弛惰(懈怠)。弛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弛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延缓:弛期。 张 笔画数:; 部首:弓;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敛弛”是一个包含两种相反语义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现代常用含义(平衡之道)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该词由“敛”(收敛、节制)和“弛”(放松、松弛)组成,强调动态平衡:
- 核心意义:在行为或状态中把握收放尺度,如工作中专注与休息的结合,生活中自律与享乐的调和。
- 应用场景:常用于个人修养、时间管理等领域,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二、古代文献含义(政策举措)
在《周礼》等典籍中,其含义有特殊指向:
- 字义拆分:“敛”指赋税征收,“弛”通“施”即布施恩惠(据郑玄注)。
- 政治内涵:描述统治者对民众“聚敛财物”与“施予福利”两种治理手段的联动,如《周礼·天官·小宰》提及“敛弛之联事”,强调政策需兼顾收支平衡。
补充说明
- 读音:liǎn chí(第三声与第二声)
- 注意:现代使用多取第一种解释,古代用法现较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例如“张弛有度”侧重节奏把控,而“敛弛”更突出对立统一的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敛弛的意思
敛弛(liǎn chí)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收敛和松弛的相对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神态、行为或者物体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敛”字的部首是“⺍”(竖心),并且它有10个笔画。而“弛”字的部首是“弓”(gōng),并且它有3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敛弛”一词的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尔雅·释言》之中。在繁体字中,“敛”字的写法为“斂”,“弛”字的写法为“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敛”字的写法为“歛”,它是由“止”和“显”组合而成。而“弛”字的写法为“踟”,它是由“停”和“足”组合而成。
例句
1. 他的眉头紧敛,看起来非常严肃。
2. 岁月的沉淀使得他的心境愈发深沉和敛弛。
组词
敛金、收敛、敛财、敛迹、建敛、静敛
近义词
收束、收敛、收拢
反义词
放纵、松弛、扩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