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即地球的大气层,正常情况下常呈现蓝色。
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这并不是因为大气本身是蓝色的,也不是大气中含有蓝色的物质,而是由于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粒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蓝天汉语 快速查询。
“蓝天”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根据《国语辞典》定义,“蓝天”指湛蓝的天空,常用于描述晴朗天气下的自然景象。例如国庆飞行表演中,飞机在天空中用烟幕绘制图案的描写。这个词具有直观的文学美感,常被用于诗歌、散文中表达开阔或纯净的意境。
从物理学角度,蓝天的形成与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有关:
散射现象:阳光由多种颜色光组成,其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波长约400-450纳米)更容易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微小粒子散射。
理论发展:
特殊说明:当空气污染严重时,悬浮颗粒增多会导致米氏散射增强,天空会呈现灰白色,这也是环保术语中“保卫蓝天”的物理依据。
大气层厚度约2000-3000公里,但75%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5公里以内,这也是我们目视蓝天的主要范围。
《蓝天》是指天空呈现出的一种颜色,通常是指天空晴朗时呈现出的湛蓝色。蓝色代表着宁静、安宁、清澈等意义,因此蓝天也象征着积极向上、美好无限的象征。
《蓝天》的拆分部首为艹和月,分别表示植物和肉。它总共有13个笔画。
《蓝天》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在《诗经·秦风·小戎》中,就有“翩翩者蓝天兮,婆娑者西风。”的句子。表示蓝天的出现和清风的吹拂。
在繁体字中,《蓝天》的写法为「藍天」。
在古时候,汉字「蓝」的写法并不是现在的样子。早期的写法中是一个象形字,表示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后来演变为表示颜色的意义,即今天表示蓝色。而「天」字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1. 今天的蓝天真美丽,阳光照在大地上。
2. 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信念,看淡一切坎坷,永远相信蓝天在前方。
1. 蓝天白云
2. 蓝天绿地
3. 蓝天下
1. 湛蓝
2. 蔚蓝
3. 天空
1. 暗黑
2. 灰暗
3. 乌云密布
【别人正在浏览】